11/02/2006

探戈與政治掛鉤!

為什麼探戈總是和政治牽扯在一起?

  政治總是與探戈扯上關係,何以見得?看以下幾個例子便可知曉。
  在看以下幾則新聞(舊聞)之前,且先借用海倫.凱茲(Helen Katz) 所著,由經典傳訊出版社發行的《媒體探戈─媒體企畫不可不知的10件事》(The Media Handbook) 之介紹詞:「《媒體探戈》將媒體與廣告的關係譬喻為跳探戈。探戈首重默契,在奢華眩目的旋轉躍動中,如何掌握巧妙華麗又精準實穩的竅門,是此中高手的必學之道,作者建議以『巧而準、華而穩』來掌握廣告與媒體的配合技巧。」
  而在楊照評論駱以軍的作品《第三個舞者》時表示:「這是個『荒誕故事的狂歡宴』,書裡沒有主角。真正的主角是不斷變形,演繹中的故事。『聆聽與言談宛如一場暴力相向又膠漆纏綿的性愛探戈。』這真是對這本小說主題、用意的準確卻抽象定位。 」
  上述這兩段描述套用在「政治」現狀的描寫上也頗能反應部份的事實。各位可將句中主詞替換為「政客」與「選民」,便可以改成「將政客與選民的關係譬喻為跳探戈……以『巧而準、華而穩』來掌握政客與選民的配合技巧。」又如「朝野黨團在立法院的問政方式,宛如一場暴力相向又膠漆纏綿的性愛探戈。」或是說:「中共與美國的關係宛如一場暴力相向又膠漆纏綿的性愛探戈。」也無不可。這些人、黨團或國家不正是經常以威脅利誘的方式來實現其政治目的嗎!   其造詞之妙,完全在於評論者對政治實況的體認,自然會吸引許多人以「探戈」來作範例。「政治」變化多端真有如「探戈」之眩目外表與激情內在,無怪乎會有這麼多人願意投身政治圈,或當政客,或當政治家了!
  以下為近兩年來一些政治新聞中出現的「探戈」形容詞,條列如下,敬請參考!

  • 8/21, 1997 林郁方:「跳"探戈"的一對男女」
總統府正式通知當時的立委蕭萬長準備接任行政院長。雖然外界大多認為蕭萬長的形象清新、也歷經過民意的考驗,是不錯的閣揆人選,但緊接而來的問題是:在李登輝的主導下,「蕭內閣」究竟是「強勢內閣」還是「弱勢內閣」?蕭內閣將把台灣帶到何種方向?此外,甫失去閣揆同意權的立委諸公們,會以何種方式來檢驗蕭萬長?會有倒閣的可能嗎?林郁方指出,行政、立法兩院的關係應該是「既聯合又競爭」的,就好比是「比劍的兩個劍客或是跳"探戈"的一對男女」,兩院的關係應該是旗鼓相當的。然而,修憲之後卻出現了「大總統與小閣揆」的窘況,閣揆無法對自己的政策負完全的責任,立法委員以後何必要與「李登輝的分身」對抗? 《新新聞》   

  • 12/26, 1997 阿拉法特:「"探戈"總要兩人來跳」
巴勒斯坦民族權力機構主席阿拉法特25日訪問約旦河西岸城市伯利恆時說,他下月訪美將向美國總統克林頓提出一項全面的方案,以推動陷于困境的巴以和談。据報導,美國總統克林頓明年1月將分別與阿拉法特和以色列總理內塔尼並胡舉行會談,阿拉法特已接受美政府提出的在他訪美期間與內塔尼並胡舉行直接會談的要求。當被問及他對此次談判的看法時,阿拉法特說:「這取決於對方的立場,"探戈"總要兩人來跳。」《羊城晚報電子版,新華社提供資料》   

  • 12/15, 1999 張俊雄:「共舞的最後一支"探戈"?」
巴拿馬運河控制權十四日正式由美國移交還給巴拿馬政府,巴拿馬政府在收回運河管轄權之後,巴拿馬280萬的人民將是自1903年脫離哥倫比亞獨立以來,首次享有全境領土的完整主權。…在上個月出版的「遠東經濟評論」就曾引述巴拿馬官員的話說:巴國外交有可能轉向、可能與中共建立正式的外交關係。巴拿馬對台灣的重要性,不僅巴拿馬向來是台灣的重要盟友之一,更主要在外交所代表的意涵上,因其在中美洲具有特殊的地位,中共自成功的從台灣「奪取」南非後,巴拿馬就成為其最想攻城掠地之所,而只要台、巴關係生變,其他中美洲國家與我關係,可能就會應聲而「斷」,產生骨牌效應。故巴拿馬運河的收回,會不會成為台、巴共舞的最後一支"探戈"?外交部不得不防,以免措手不及。《張俊雄—中國時報》   

  • 2/29, 2000 連戰:「It takes two to "tango"」
連戰認為,有人用「逼宮」來形容他和李登輝主席之間的互動,是不妥當的用字遣辭,也是在選戰中製造矛盾及分化。國民黨總統候選人連戰29日在拜會前監察院長陳履安時表示,他在兩岸政策上提出十個意見,主要是希望兩岸能夠良性互動,營造適當環境推動國統綱領進任中程階段,但像這樣的事不是單方面的,「It takes two to "tango"」。連戰明確指出,「一個中國,各自表述」和「特殊兩國論」兩者之間「沒有衝突」。但他所強調的推動兩岸關係進入國統綱領中程階段,「意義已不僅於這個層次了。」《記者:黎珍珍—明日報》   

  • 5/10, 2000 蔡英文:「"探戈"﹐不可能只有一個人跳」
即將接任陸委會主委的蔡英文昨日在立法院強調,兩岸之間有關短期,或終期的解決方案,都不是少數人的偏好或取向所能決定,而是要經過全民參與的機制來決定,排除任何可能的方案,都是不負責任的。她並指稱,大陸政策與兩岸關係的改善,必須雙方相互配合,就像跳"探戈",不可能只有一個人跳,雙方要有信心與耐心,才能解決問題。《新浪新聞-國際日報》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