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28/2007

101大樓(二)Taipei 101 - 2

家中臥室窗外的101

象山山麓的101

象山山頂的101

公車上的101
Posted by Picasa (c) 作品圖文,版權所有,請勿轉載

101大樓 (一)Taipei 101 - 1

信義新光三越天橋邊的101

國父紀念館的101

誠品信義店遙望101

信義新光三越旁的101
Posted by Picasa (c) 作品圖文,版權所有,請勿轉載

12/10/2007

芭托莉 - 瑪麗亞 Bartoli - Maria


芭托莉首度獻唱白利尼「聖潔的女神」,及八首世界首度錄音歌曲 與小提琴巨星凡格洛夫搭檔演出

普通版:16667 (475 9078) 028947590781
精裝版:16668 (475 9077) 028947590774

  專輯收錄浪漫時期羅西尼、白利尼,及其同時代作曲家的作品,並以十九世紀擁有「浪漫主義第一女神」之稱的瑪麗亞.馬里布蘭(Maria Malibran, 1818-1836)的觀點,見證美聲唱法的榮耀時光。
  瑪麗亞.馬里布蘭出生於法國巴黎,逝世於英國曼徹斯特,被視為十九世紀浪漫時期的代表性人物以及美聲唱法的女神,是當時最傑出的歌劇女伶。羅西尼便曾表示:「真是不可思議的人兒!她那耀眼的性格,使得所有的追隨她的模倣者...以及所有我認識的女人,都望塵莫及!」
  近年來次女高音芭托莉一直努力發掘被遺忘的歌劇珍寶,從巴洛克時期以至古典時期的作品,而這張專輯中,則探索「美聲唱法」的根源,並以獨特的歷史觀點來詮釋八首未曾被錄製過的歌劇選曲。包含了帕希尼的歌劇《艾瑞尼》的選曲'Se il mio desir... Cedi al duol',以及瑪麗亞的父親、也是以演唱羅西尼著稱的男高音賈西亞(Manuel Garcia)演唱過的詠嘆調'E non lo vedo... Son regina'。同時芭托莉也在小提琴家凡格洛夫的協助下,演唱了孟德爾頌的'Infelice'。
  專輯收錄多種類型的音樂,不僅有流暢優美的美聲旋律,也有西班牙佛朗明哥的激情與阿爾卑斯山提洛爾人(Tyrolienne)真假音交替的唱法(yodel)。同時也展示了芭托莉演唱義大利語、西班牙語、法語與英語四種語文的功力。為了忠實呈現浪漫時期的音樂原貌,因此特別動員匈牙利指揮費雪帶領標榜復古演奏的辛提拉樂團(Orchestra La Scintilla)協奏。
  芭托莉以其極具個人特色的深情演唱,引領樂迷體驗十九世紀的音樂風情。由於瑪麗亞與芭托莉的音域同屬次女高音,卻常演唱女高音的歌曲,也因此在專輯中芭托莉也獻上了一首原本屬於女高音的詠嘆調:歌劇《諾瑪》中的「聖潔的女神」。

帕華洛帝之傳奇故事 The Pavarotti Story

超級豪華包裝:4CDs + 70頁「帕華洛帝一生傳奇」& 82頁「歌王錄音作品目錄」

編號:16685 (475 8177) 028947581772

  帕華洛帝向來總是給人親切熱情、豪情萬丈的印象;左手高揮一條白色手帕向觀眾致意,但只要樂聲響起,他的神情便轉為嚴肅,將全副精神投入所唱的歌曲中。在台上演唱時他絕不謙卑,但是在台下他總是謙遜的,甚至還帶有一點淘氣。40多年的演唱生涯,帕華洛帝以他的聲音創造了多項奇蹟,一方面顯示了他為歌劇努力付出及將音樂推廣給一般大眾的事實,也印證了他是二十世紀最受歡迎和最具代表性的男高音。
  為紀念一代歌王的逝世所特別企劃的本專輯;以音樂與文字來記錄他輝煌的一生。輯中記述歌王之出生、學習、崛起、成名、達到巔峰,以及成為家喻戶曉古典音樂代表人物之過程。同時,敘述多場慈善募款活動與音樂會,與最後之告別演唱會,甚至其個人的健康問題。歌王精彩豐富的人生經歷都簡潔而詳實地記錄在這套專輯中。
  專輯中引述了帕華洛帝老師阿黎果.波拉(Arrigo Pola)所說的話:「從一開始我就不曾懷疑有朝一日他會成為一個非常偉大的男高音。不僅是他的聲音,也在於他詮釋的方式 — 精緻、成熟、機警。不僅只是淺嘗,他更絕對慎重地讓聲音更加完美。」早年歌王自己也曾表示:「一個大歌唱家如果不能保證提供無懈可擊的表演,那就根本不應該做公開演出。」這都說明了他的名氣與成功絕非炒作或偶然,而是上天賦與的能力與後天努力的成果之完美結合。
  別緻的包裝設計,包含兩本手冊,與四張CD。分別為70頁的「帕華洛帝一生傳奇」,由音樂學者詹姆士.裘里(James Jolly)撰寫:「為我們這個年代而生的男高音」(“A tenor for Our Times”),並附數十幅罕見珍貴照片,以及82頁「歌王錄音作品目錄」,詳列歌王自1964年以來,至2003年所錄製的每一張專輯。另外,四張唱片包含:CD1 歌劇選曲、CD2 聖歌與拿坡里民歌、CD3 帕華洛帝訪談錄音、CD4 1964年首次錄音的五首歌劇選曲,以及六首與多明哥、卡列拉斯、波諾、艾爾頓.強、法蘭克.辛納區對唱之錄音。
  儘管帕華洛帝已然過世,以後還會有新的演唱家為二十一世紀的聲樂與歌劇重新定義,但可以肯定的是,二十世紀古典音樂世界是屬於他的,因為擁有「被上帝親吻過的嗓子」的「高音C歌王」便是歌劇!帕華洛帝便是古典音樂!

8/28/2007

北歐音樂經典曲目


北歐音樂經典曲目

◎ 黃哲嶔 for 樂覽雜誌


  北歐給人的印象,在自然環境上包含了北極光、冰川峽灣、寒冷乾燥的空氣、灰色的天空與雪白的大地,以及拍打黑色礁岩的波浪。而在科技與藝術上則有關照全世界的諾貝爾獎、絕美工藝的喬治.傑生(Georg Jensen)、高科技的諾基亞(Nokia)手機、簡單又富設計感的宜家家居(IKEA)家飾、發揮無限想像的樂高(Lego)積木玩具等。因為氣候緣故,讓北歐的人文與工藝設計產生了一種獨特的簡約氣質。

  北歐各國各有其立國之特色,包括了「快樂的童話國度」丹麥、「極光與峽灣的國度」挪威、「冰與火的國度」冰島、「森林與湖泊的國度」芬蘭、「創新的國度」瑞典。2007年,北歐在文化上也有幾件值得記述的大事,包括:瑞典植物學家林奈(Carl Linnaeus, 1707~1778)冥誕300週年、丹麥哲學家齊克果(Soren Kierkegaard, 1813-1855 )逝世152週年、瑞典劇作家史特林堡(August Strindberg, 1849-1912)受貝多芬室內樂之啟發創作室內劇(Chamber Plays)100週年、挪威音樂家葛利格(Edvard Grieg, 1843-1907)逝世100週年、瑞典作曲家史坦海默(Wilhelm Stenhammar, 1871-1927 )逝世80週年、芬蘭音樂家西貝流士(Jean Sibelius, 1865-1957)逝世50週年。

  北歐的音樂,反映當地的氣候與風土,其特徵是晦澀的和聲與粗獷的旋律。在古典音樂的歷史傳承中,北歐出現過幾位傑出的「國民樂派」作曲家;挪威的葛利格與芬蘭的西貝流士是其中的佼佼者。他們力求在最真實的創作中完整體現民族精神。這些充滿激情的北歐藝術大師創作了大量號召力、鼓動力極強的交響作品。
  在十九世紀之前,北歐還沒有發展出舉世矚目的高度音樂文化,直到葛利格的出現。北歐音樂家多受德國音樂的影響。正當孟德爾頌和舒曼等人在萊比錫努力使浪漫主義音樂的花朵盛開之際,丹麥的加德來到這裏學習,挪威的葛利格、辛汀也就讀萊比錫音樂院。西貝流士也曾在柏林和維也納學習。


葛利格 - 挪威音樂之父、北方的蕭邦
代表曲目:皮爾金組曲、A小調鋼琴協奏曲
  葛利格(Edward Grieg, 1843-1907)生於卑爾根,亦卒於此。挪威作曲家、鋼琴家、指揮家。十九歲時畢業於德國萊比錫音樂院,接著到當時北歐的文化中心哥本哈根,受作曲家加德的賞識,往後其作曲風格便到加德的影響。
  他的恩人兼良師益友奧萊‧布爾(Ole Bull, 1810-1880)指點他若真想出人頭地就必須去萊比錫音樂院深造,在四年的學習中為葛利格打下深厚的作曲理論基礎,對他的一生影響很大。1864年是葛利格生命中的轉捩點,在這一年的秋天,他與布爾一起旅遊祖國挪威,聽到各地民謠深受感動,也認識了民族作曲家諾多拉克(挪威國歌的作曲者),從此決定走上國民樂派的路線。1865年春天,葛利格與挪威作曲家諾德拉克以及丹麥作曲家馬蒂生.韓森、溫定、霍涅曼等人共同組成一個名為「優特培」的北歐音樂社組織,主要目標是協助年輕的北歐作曲家得到演出自己作品的機會。
  十九世紀德國最偉大的指揮畢羅說:「葛利格是北方的蕭邦(the Chopin of the North)」,點出兩人在創作精神上的神似之處。葛利格在六十歲生日宴會時發表演說強調:「我的音樂創作素材,一切皆來自家鄉的人文與自然環境。」他的創作迴避了交響曲或歌劇等大型曲式,但在他所選定的範圍內,他的音樂繌是詩意盎然,格調高超,歌曲更是熱情洋溢,且具有民族主義語彙,無怪會受到世人的喜愛。

皮爾金
  劇作家易卜生於1874年請求葛利格為其根據挪威民間傳說所創作的舞台劇「皮爾金」譜寫配樂;結果葛利格洋洋灑灑地寫出了二十三首曲子,其中八首經過修訂及重新編曲之後,成為兩套組曲,於1888年以及1891年先後編成,也就是家喻戶曉的「皮爾金」組曲。關於易卜生的這部詩劇,葛利格曾在他《第二組曲》總譜的扉頁概括作說明:「皮爾金是一個病態地沈溺於幻想的角色,成爲權迷心竅和自大狂妄的犧牲品。年輕時,他就有很多粗野、魯莽的舉動,經受著命運的多次捉弄。皮爾金離家出走,在外周遊一番之後,回來時已經年老,而回家途中又遇翻船,使他像離家時那樣一貧如洗。在這裏,他年輕時代的情人,多年來一直忠誠於他的蘇爾薇琪來迎接他,他精疲力盡地把臉貼在蘇爾薇琪的膝蓋上,終於找到了安息之處。」

a小調鋼琴協奏曲
  葛利格於1868年完成這首a小調鋼琴協奏曲,當時年僅25歲。1869年4月3日在哥本哈根首演,大獲好評。樂曲獻給了當時的鋼琴家鈕帕特(Edmund Neupart, 1842-1888)。葛利格於1870年赴羅馬旅行,並會見當時59歲的李斯特。當時他隨身帶著這首鋼琴協奏曲的樂譜,據說李斯特以不可思議的快速手法,即席演奏了這首作品,並且大加讚賞。
  葛利格在這首協奏曲中他運用了許多民族音樂的素材。作品以三個樂章寫成,第二、三樂章以不間斷的方式演奏。全曲的基調屬於典型的浪漫性質,充滿了北歐大自然中蒼鬱而森林茂密的群山所孕育出來的脫俗美感與色澤深濃的斯堪第納維亞情調。


西貝流士 – 二十世紀的貝多芬
代表曲目:芬蘭頌、小提琴協奏曲、交響曲、黃泉的天鵝
  西貝流士(Jean Sibelius, 1865-1957)是繼葛利格之後,北歐國民樂派的重要代表人物。被譽為「二十世紀的貝多芬」,可見其重要性。
  西貝流士出生於芬蘭的Meenlinna,逝世於Jarvenpaa,享年91歲。小時學習小提琴,稍後來到赫爾辛基攻讀法律,並在此結識他的終身好友布梭尼(Busoni)。1889年前往柏林深造音樂,1891年才回到芬蘭,很快地他便成為芬蘭著名的作曲家。1908年醫師診斷懷疑他罹患喉癌,於是接受一連串的手術。病癒之後又再度拾起指揮棒到處旅行演出。1912年獲聘為維也納皇室音樂院開設作曲講座,1914年獲得耶魯大學授與的榮譽博士學位。1920年代不再作曲,過著退休的生活。因腦溢血而辭世。
  西貝流士以交響曲與交響詩的創作聞名於世,作品多取材於民族史詩或民間傳說。根據由芬蘭民間詩歌和神話編成的史詩《卡勒瓦拉》(Kalevala)中的題材進行創作。1929年以後,創作活動終止,從此時到去世的近30年時間裏,基本上沒有創作什麽重要作品。西貝流士曾於50年代作過這樣的解釋:「專制和戰爭使我厭惡,只要想起暴政和壓迫、集中營和逮捕人,就使我心理上和生理上發病。這就是爲什麽我在20多年中未能創作的主要原因。」
芬蘭頌
  1899年西貝流士因《芬蘭頌》,被芬蘭人視為民族英雄,曲中所具有的民族性與反抗暴力的訴求,都是此曲為人所稱道之處。雖然並未直接運用民歌的素材,但其所表現的愛國熱情,從此成為芬蘭民族的象徵。該曲初爲一部配樂中的終曲,曾在巴黎博覽會上以《祖國》爲名演出過。後因沙俄禁演,不得不改名爲《即興曲》。
  此曲原是為赫爾辛基新聞福利基金舉行的募款義演的節目「芬蘭,甦醒吧!」,同時也是為了聲援新聞界抵抗沙皇主義者的壓迫所寫。在義演最重要的一次晚會上,展示了以芬蘭神話和歷史主題組成的在當時最受歡迎的一系列生活畫面。1900年時修訂,才定名為《芬蘭頌》。作品激發芬蘭人的愛國心而傳誦不已,被譽爲芬蘭的第二國歌。

d小調小提琴協奏曲
  作品最早完成於1903年,幾經修改最終於1905年出版,同年在柏林首演,是西貝流士的早期作品。作者十分熱愛芬蘭的自然景色和古代詩人荷馬的文學史詩,在這部協奏曲中,也自然而然地表露了這種感情。音樂主題熱情奔放,富有濃厚的芬蘭氣息。樂曲充分發揮了獨奏小提琴的演奏技巧和表現力,在樂隊部分的寫作上也發揮了交響特色。整個作品如一幅音畫,栩栩如生。

第7號交響曲
  西貝流士的音樂在英國有極高的評價,所以他一有新作,便照例要赴英國發表。第7號交響曲是西貝流士爲了親自赴英國出席一次音樂節而作的。作品完成於1924年,在同年的11月,於瑞典首都斯德哥爾摩由他親自指揮初演。
  第7號交響曲是用單樂章形式寫成的,但大體上都是以古典的四樂章制交響曲形式爲前提構成的。形態十分隨意而顯得特殊,其性格更接近於交響詩。且本曲的各個主題、各個動機、各個節奏都結合得極爲緊密,極爲統一。在短短的一個樂章裏,從行板到急板一概都包含在內。其樂念超凡,旋律與和聲魅力十足,編制雖小,配器法卻極爲充實,配合嶄新的樂曲結構,使這部交響曲在交響樂發展史上具有相當高的歷史地位。

黃泉的天鵝
  「黃泉的天鵝」作於1893年。爲包括四部交響詩的組曲《列敏凱寧》(一名《傳奇曲四首》)之第三首。其餘三首分別爲「列敏凱寧與少女」、「列敏凱寧在黃泉」、「列敏凱寧回鄉」。組曲取材於芬蘭民族史詩《卡勒瓦拉》(Kalevala)(一譯《英雄國》)。這四部交響詩於1896年在赫爾辛基首次演出,後常分別單獨演出。
  這部史詩的第十四章敍述:列敏凱寧爲娶波約拉的少女爲妻,不顧慈母的規勸,接受波約拉一老媼的條件,去射殺浮游在冥府圖翁涅拉黑水河上的灰天鵝。後未成,被毒蛇吞噬,由於慈母的虔誠祈禱,又得以復生。本曲樂譜出版時,作者曾附以下列文字說明:「冥府圖翁涅拉……被一條寬闊而隱伏著激流的黑水環繞著,天鵝以威嚴的姿態在河面上邊遊邊引吭高歌。」

8/15/2007

亞德羅西沖泡器 Alessi Press Filter Maker

Alessi Press Filter Maker for 8 cup

  終於花大錢買了這個壺,台幣定價6980元,打折下來也要六千六左右。不過在美國的售價大約是159美金,折合台幣才五千出頭。是因為考慮到它的藝術性,所以才買的,若只是泡茶、泡咖啡,實在不用買這麼貴的東西。十多年前就已經買了這個壺的附屬的咖啡杯,當時是與Alessi最有名的磨卡咖啡壺一起的,只是兩件產品都不算太常使用,因為畢竟是屬於藝術品等級的用品,還是有點捨不得用的。

  這個產品另外還有容量較小的設計,但是價格也要六千出頭,所以還是買大容量的比較划算。

  根據台灣代理商網站上的說明此款過濾式沖泡器其造形有如羅馬聖彼得大教堂宏偉的立面圓柱。亞德‧羅西的設計作品如同微形建築般帶有強烈的建築風格語彙,線條理性而精準。然而大部分的資料都說這款壺與把手的設計靈感是來自炸藥盒(dynamite ignition boxes)。

  作品採用18/10高級不鏽鋼製成,是一工法十分細緻的藝術精品,適合低調、內斂的人收藏。所使用的密實濾網,能過濾極細小顆粒,可沖泡咖啡、花茶,茶渣不回滲,兼具實用價值。
尺寸:直徑8।8CM-高22CM
材質:18/10高級不鏽鋼材質&耐熱玻璃
容量:濃縮咖啡杯8杯,但事實上這個壺並不能製作濃縮咖啡
重量:860公克,加水之後一定超過一公斤

  本產品由亞德‧羅西(Aldo Rossi)設計。羅西1931年出生於義大利的米蘭,他的設計一向與他的建築設計緊密相關,風格帶有輕鬆愉快的情調。曾夢想生產一個摩卡壺,讓所有人都能輕鬆擁有。工作室中總是堆滿了咖啡壺的筆記、草圖、設計圖、照片等,並參與Alessi所有各式各樣與咖啡壺有關的企劃,並將對建築的熱愛投入到咖啡壺的設計中。對他而言,咖啡壺與人的關係,就如同建築設計般,是城市環境與室內空間彼此的對話關係。

Alessi台灣代理商的網站上有特價活動 (2007年),可以參考一下!
亞德羅西下午茶套組,包含一個大壺與一個馬克杯,原價9780,特價只要 7800。很划算的組合!


5/31/2007

嚇死人不償命的泰國煙盒

Scary Cigarette case from Thailand

  泰國的煙盒包裝實在可怕,看到可怕的圖片感受應該會強烈一些吧!大概是文字的嚇阻作用不大,或者泰國不識字的人較多,所以用圖片來表示比較能夠達到嚇阻民眾抽煙的慾望吧!
  之前台灣的煙盒上用的文字比較不痛不癢:「吸菸有害健康」,如今又改為較為聳動的「吸菸有害健康」、「吸菸會導致癌症」、「吸菸能導致肺癌、心臟血管疾病及肺氣腫」、「孕婦吸菸易導致胎兒早產及體重不足」、「吸菸害人害己」、「戒菸可減少健康的危害」,並加註「行政院衛生署警告」。倒不如學學泰國的做法,效果會許會大一些。

參考資料:消基會

5/30/2007

豆丁海馬

Mini Sea Horse

  體長不超過三公分的豆丁海馬,是世界上最小型的海馬,又被稱為侏儒海馬,牠們主要分布在西太平洋海域,最喜歡棲息在一種海扇型的網柳珊瑚上面,豆丁海馬的體色和所棲息的珊瑚,幾乎一模一樣,甚至身上還有凸起的表皮組織,像極了珊瑚的一小段分枝,相似度之高讓人難以分辨。
  對於喜愛海洋生物攝影的潛水人來說,豆丁海馬是相簿中絕對不能遺漏的主角,在台灣還沒發現豆丁海馬之前,許多潛水人慕名前往印尼、菲律賓、澳洲等地,只為了親眼目睹豆丁海馬的風采。
  2004年在台灣的墾丁以及蘭嶼,豆丁海馬終於現身了,當豆丁海馬一暴露行蹤,就宛如成為被媒體追逐的的超級名模,每一個攝影者都想從各個角度,捕捉牠最美的一舉一動。

資料來源:公共電視-我們的島

5/29/2007

A Sneak Thief

  一個多月前,家中遭竊。當晚九點半回到家中,馬上發現門鎖有異,當鑰匙插入門鎖一轉,我就心理有數了。進入屋裡,發現客廳並沒狀況,直到進入臥室,發現所有衣物散落一地,心情頓時五味雜陳;第一次遭竊、第一次與漫不經心的警察接觸、第一次真正對人性感到失望。
  在報警處理之後,花了一點時間整理,損失了一只名錶、一只假錶,以及一些外幣。大約過了五個鐘頭之後,緊張害怕的心情才得以放鬆。感謝友人Steven在電話那頭陪我渡過那一個永遠難忘的一夜。 一天之後,心情已經平復大半,大約一個星期後心情已經完全回復正常了。
  小偷很機警的戴了手套,所以警察也採不到任何指紋。被竊走的財物不算太多,小偷只拿有價值的財物,信用卡、證件、印章&存摺等都沒有遭竊。那只手錶許久未曾佩戴,就當作與我的緣份已盡,以後也不會再買了。
  從小偷竊取物品手法來看應該是專業的小偷,他很清楚知道該偷輕便好攜帶又有價值的財品,決不偷取笨重或是易脆的物品,如此要脫身自然比較方便。
  被竊的當時,只想趕快將不愉快的記憶抹去,因此等警察走了之後,就趕快整理散落一地的物品。如今想起來,沒有將當時的混亂情況拍照下來,實在有點可惜。
  羅斯福還未當上美國總統之前,家中遭竊,朋友寫信安慰他。羅斯福回信說:謝謝你的來信,我現在心中很平靜,因為:第一竊賊只偷去我的財物並沒有傷害我的生命。第二、竊賊只偷走部分的東西而非全部。第三、最值得慶幸的是做賊的是他,而不是我。
  心理很清楚,要靠警察將失去的財物追回並不容易,只有自己心理調適,幸好我調適得很好。雖然無法像羅斯福總統一樣灑脫,但至少已經不以為意了。期盼一個無賊的天下!


《天下無賊》&《業餘小偷》電影海報

5/24/2007

音樂真理化身的大提琴家 - 顧德曼 Natalia Gutman

顧德曼 Natalia Gutman

◎黃哲嶔 (原發表於2007年,五月號「樂覽」雜誌)

  近年來數度來台的顧德曼(Natalia Gutman),堪稱是當今樂壇唯一的大提琴女王。她是大師羅斯托洛波維契(Mstislav Rostropovich)的弟子之一。大師弟子中最具名氣的當屬麥斯基(Mischa Maisky),然而真正的佼佼者卻是杜普蕾(Jacqueline Du Pre)與顧德曼。顧德曼較杜普蕾(Jacqueline Du Pre)年長三歲,1942年出生於喀山(Kazan)的音樂家庭,成長於莫斯科。
  5歲不到,顧德曼就在小提琴家外祖父柏林(Anisim Berlin)的啟蒙下開始學習大提琴。進入莫斯科音樂院後,先在柯佐魯波娃(Galina Kozolupova)門下求學,後又在羅斯托波維奇門下深造。1959年拿下第七屆維也納青年音樂節金牌,1964年贏得柴科夫斯基大賽第三名,兩年後又在布拉格之春音樂節上的德弗乍克國際大賽獲獎。1967年獲得慕尼黑ARD(德國廣播公司)大賽首獎,從此展開國際演奏事業。2005年獲邀擔任該項大賽評審。同年,德國聯邦總理柯勒Köhler授與顧德曼代表德國最高榮譽的獎章Bundesverdienskreuz 1. Klasse。2006年被提名成為英國皇家音樂學院的榮譽學員。
  顧德曼曾經因為老師羅斯托洛波維契離開俄國而受牽累,被禁止出國演奏多年。所幸父親的摯友鋼琴大師李希特(Sviatoslav Richter)提攜,並經常與同為音樂家的小提琴家丈夫柯岡(Oleg Kogan)演出室內樂,獲得極佳的好評,逐步建立起樂壇的名聲。李希特曾對顧德曼讚譽有加,稱她為「音樂真理的化身」。
  多年來,顧德曼經常巡迴五大洲與各地樂團合作,如維也納愛樂、柏林愛樂、倫敦交響樂團、慕尼黑愛樂、聖彼得堡愛樂、阿姆斯特丹皇家音樂堂管弦樂團合作。此外,還參與知名音樂節,如德國薩爾堡、柏林、維也納的演出。與其合作過的知名指揮家與音樂家,包括薩瓦利許(Wolfgang Sawallisch)、穆提(Riccardo Muti)、阿巴多(Claudio Abbado)、海丁克(Bernard Haitink)、捷利比達克(Sergiu Celibidache)、斯威特拉諾夫(Yvgeny Svetlanov)、泰米卡諾夫(Yuri Temirkanov)、羅斯托洛波維契與庫特.馬舒(Kurt Masur)等。另外,經常與顧德曼合作室內樂的音樂家包括了阿格麗希(Martha Argerich)、維謝雷茲(Elisso Virsaladze)、巴什梅特(Yuri Bashmet)、魯賓莫夫(Alexeij Lubimov)、李希特、柯岡。
  每年七月初,顧德曼都會邀集好友及國際知名音樂家參與在巴伐利亞阿爾卑斯山舉辦的泰格湖國際音樂節(International Musikfest am Tegernsee)小型室內音樂會。這是她與先夫柯岡在1990年共同創立的音樂節,同年柯岡過世,她便以夫之名持續運作音樂節,以茲紀念。
  已故大提琴家杜普蕾曾經對顧德曼說:俄國人處理音樂的態度總是嚴肅且拘謹,無法盡情玩味音樂。由於這段話,年齡相近又師出同門的兩人,便相約來到顧德曼的寓所來一場即興的大提琴二重奏。這次音樂之約,讓兩位傑出的大提琴演奏家都獲益良多;顧德曼體驗杜普蕾擁有與生俱來的狂放才氣,而杜普蕾也深刻感受到顧德曼豐沛紮實的深厚演奏功力。據說,羅斯托波維契知道了兩個人「玩弄」音樂的事情之後,曾經訓斥的顧德曼一番。不過兩位惺惺相惜的音樂家,卻也用行動告訴了世人,要想成為頂尖的音樂家,「狂放才氣」與「演奏功力」兩者缺一不可。
  近年來顧德曼所用的琴是瓜奈里(Guarneri del Gesu)傳世的唯一一把大提琴 — 1731年於義大利克雷蒙納(Cremona)製作的ex-Messeas。這把大提琴因其稀有而價值不斐。據說是贊助人想賣出這把瓜奈里大提琴,因而委託顧德曼於各地演奏時使用此琴,增加曝光率以吸引買家上門。2005年顧德曼來台演奏時便是用此琴,不知今年(2007)是否依舊使用此琴。據說這把琴具有意韻深遠的遼闊音域,音色變化豐富,而且反應靈敏,十分令人期待能夠聽到如此希罕的珍貴銘器。
  多次來台的顧德曼於2003年10月22日首度登台,與聖彼得堡愛樂管弦樂團合作演出德弗乍克的大提琴協奏曲,造成轟動。由於其演出實力及風格相當受到台灣樂迷的熱愛,因此兩年後,2005年5月11日又再度來台舉辦獨奏會,由巴布魯金(Viacheslav Poprugin)鋼琴伴奏,演出曲目包括:貝多芬:A大調第三號大提琴奏鳴曲,作品69、布拉姆斯:e小調第一號大提琴奏鳴曲,作品38、德布西:d小調大提琴奏鳴曲、蕭士塔高維契:d小調大提琴奏鳴曲,作品40。2006年五月12與14日分別於嘉義市文化中心及台北國家音樂廳與國家交響樂團合作演出舒曼大提琴協奏曲,作品129。2007年第四度來台顧德曼將於5月12日在台北國家音樂廳舉辦獨奏會,曲目包括:德弗乍克:四首浪漫小品,作品75、葛利格:a小調大提琴奏鳴曲,作品36、拉赫曼尼諾夫:g小調大提琴奏鳴曲,作品19。
  今年初,顧德曼首先與阿巴多(Claudio Abbado)在西班牙塞爾維拉(Sevilla)合作舒曼的大提琴協奏曲,接著和賽門波利瓦青年管弦樂團(Simon Bolivar Youth Symphony)在愛培羅亞美利卡諾(Iberoamericano)音樂節合作演出。2007年5月12日在台北的音樂會,將是今年她在亞洲的唯一一場演出。
  很少有外國音樂家願意如此頻繁的到台灣來演出,或許顧德曼是因為受到台灣樂迷的熱情所感染,因而連續數年前來台灣舉行音樂會。無論是甚麼原因讓她頻繁出入台灣,總之,好的演奏總是永遠不嫌多。
  從她在台灣演奏的曲目看來,似乎顧德曼演奏偏好古典時期以至於近代的作品,巴洛克時期的作品似乎還未曾觸及,令人不禁好奇台灣聽眾何時可以聽到大提琴的重量級曲目 — 巴哈無伴奏大提琴組曲?2006年時她曾經在安可曲中演奏了這套組曲的片段,也許她正醞釀著將此套組曲安排作為下次來台的演出曲目吧?!然而顧德曼早在莫斯科、柏林、慕尼黑、馬德里、巴塞隆納等地早已完成巴哈無伴奏組曲的完整演出。人們經常問他為何不錄製巴哈的無伴奏大提琴組曲呢?她總是回答說:「還太早啦!」
  顧德曼認為「古代音樂」(Early Music),包括了巴哈的作品以及海頓的大提琴協奏曲等,不能夠再以傳統的方式來演奏,她表示:「我經常演奏巴哈的作品,也如同我演奏其他的作品,我認為必須以截然不同的方式來處理……需要更多不同的音色。……」或許她正在探索演奏古代音樂的最佳方式,性格嚴謹的她,自然不願意輕易出手。
  除了上述的曲目,顧德曼經常演奏的曲目還包括作曲家許尼特克(Alfred Schnittke 1934-1998)為她創作的數首曲子。許尼特克曾將他的第一號大提琴奏鳴曲與第一號大提琴協奏曲題獻給顧德曼。其他還有丹尼索夫(Edison Denisov)獻給她一首奏鳴曲與三首鋼琴伴奏的小品,古拜杜琳娜(Sofia Gubaidulina)獻給她一首大提琴與小提琴合奏的「歡慶」(Rejoice!)。
  顧德曼曾在泰米卡諾夫指揮的皇家愛樂交響樂團灌錄過蕭士塔高維契的第一、二號協奏曲,由為BMG旗下的廠牌Ariola出版。之後,她與EMI簽訂合約,由薩瓦利許指揮費城管弦樂團灌錄德弗乍克大提琴協奏曲。1992年,與馬舒指揮的倫敦愛樂合作錄製舒曼與許尼特克大提琴協奏曲。近來顧德曼多為Live Classic唱片公司錄製專輯。此公司以出版柯岡及其經常合作的演奏家之錄音為主。顧德曼所演奏的許尼特克第一號大提琴協奏曲由英國的Regis唱片公司出版。而古典唱片大廠DGG也出版過她與阿巴多指揮的馬勒室內管弦樂團(Mahler Chamber Orchestra)合作錄製的舒曼大提琴協奏曲。
  在一向以男性為主導的器樂演奏家中,顧德曼的演奏或許無法正對每個人的口味,不過她的渾厚的琴音,顯然是經過歲月歷練與人生的深刻體悟之後所獲致的成果。在這個大師風範日益凋零的年代,炫技音符到處亂飛的潮流中,顧德曼沈穩踏實的演奏風範永遠都是最瀰足珍貴的。

評論Reviews:
  「音樂真理的化身」(an incarnation of truthfulness in music) — 鋼琴家 李希特
  「擁有橡樹般堅韌根莖的嬌嫩花朶」(a delicate flower, with the roots of an oak) — 大提琴家 卡沙多(Gospar Cassadó)
  「顧德曼在英國巴比肯中心的音樂會,由阿巴多指揮倫敦交響樂團演奏普羅可菲夫為大提琴與樂團寫的交響協奏曲。顧德曼的演奏非常精采,甚至她的老師羅斯托洛波維契也難以超越」。 — 英國每日電訊報Robert Henderson
  「(這是)室內樂最極致的形式…其演奏結合至高的藝術境界與綿密的表現力。顧德曼絕對是有史以來最全面的大提琴家;猶如過往的提琴高手,她掌握了控制音量,卻不失表現力的神祕絕技。」 — 1967年ARD大賽後穆尼黑報紙的評論
  「很少有大提琴家能如顧德曼一般,她參與了巴爾的摩交響樂團蕭士塔高維契第二浩大提琴協奏曲的演出。她可能是唯一能夠釋放作品中之力量與苦痛來的人,有別於作品題獻的大提琴家羅斯托波維契,顧德曼揭露了隱藏在音符背後,作曲者心與靈的緊張衝突。嘲諷般的嚴厲批評、內省的耳語、自信的姿態,以及最後一長串不確定的音符,都交相地發出怒吼。」— 巴爾的摩太陽報
  「顧德曼擁有一種能夠體驗(蕭士塔高維契)作品的感性與官能性,而且能夠傳達其優雅的詩意、狂亂的張力與強勁的推進力。她所演奏的音樂也猶如建築一般宏偉,方法是以全面觀察音樂聲響的細微差異,而以專注的態度引導出音樂中各式各樣的敘事性。」 — 蕭士塔高維契期刊(DSCH Journal)

理想的朋友&情人

A Perfect Lover or Friend

  前一陣子王金平表示:台灣最需要解決的三大問題,包括:一、兩岸關係正常化。二、族群融合。三、朝野和諧。他話中有話的說:「能符合這三樣作為的人,才是真正理想的國家領導人。」王金平說得一點都沒錯!他確實是個有見識的人。

  但如果政黨無法輪替一切理想與抱負都是空談。我想王金平畢竟還是有私心的,他還是想要當總統的。但以他之實力,要獨立選舉當上總統肯定是有困難的。若能與馬英九搭配勝算要大一些。

  換個主詞,換種說法:什麼人才是真正理想的朋友與情人呢?

  有錢、有勢,又夠海派的人,才是真正理想的朋友!
  「能符合這三樣作為的人,才是真正理想的朋友。」

  能幹、能叫,又能劈腿的人,才是真正理想的情人!
  「能符合這三樣作為的人,才是真正理想的情人。」

  插科打諢,博君一笑!路過的朋友,千萬別以為我是這樣的人啊!哈哈~~

能給女孩十倍快樂的人

  圖上的文字說:「兒子啊!或許有一天你將讓一個女孩擁有短暫的歡樂。而後她將隨著那個能讓她更快樂的人離你而去,而他將是你永遠無法企及的。這樣的人就叫做音樂家。」
  “Son, someday you will make a girl very happy, for a short period of time. Then she'll leave you and be with new men who are ten times better than you could ever hope to be. These men are called musicians.”
  這一段話對音樂家來說,應該是很有鼓舞作用的。

5/23/2007

排毒最 in 的超級食物

排毒最 in 的超級食物 20種
The best food to discharge the toxins from your body.
諮詢指導/喬聖琳(長庚紀念醫院中醫分院內科主治醫師)

1. 地瓜 Sweet Potato
地瓜所含的纖維質鬆軟易消化,可促進腸胃蠕動,有助排便。最棒的吃法是烤地瓜,而且連皮一起烤、一起吃掉,味道爽口甜美。

2. 綠豆 Mung Beans
綠豆具清熱解毒、除濕利尿、消暑解渴的功效,多喝綠豆湯有利於排毒、消腫,不過煮的時間不宜過長,以免有機酸、維生素受到破壞而降低作用。

3. 燕麥 Oats
燕麥能滑腸通便,促使糞便體積變大、水分增加,配合纖維促進腸胃蠕動,發揮通便排毒的作用。將蒸熟的燕麥打成汁當作飲料來喝是不錯的選擇,攪打時也可加入其他食材,如蘋果、葡萄乾,營養又能促進排便!

4. 薏仁 Job's tears
薏仁可促進體內血液循環、水分代謝,發揮利尿消腫的效果,有助於改善水腫型肥胖。薏仁水是不錯的排毒方法,直接將薏仁用開水煮爛後,適個人口味添加少許的糖,是肌膚美白的天然保養品。

5. 小米 Millet
小米不含麩質,不會刺激腸道壁,是屬於比較溫和的纖維質,容易被消化,因此適合搭配排毒餐食用。小米粥很適合排毒,有清熱利尿的功效,營養豐富,也有助於美白。

6. 糙米 Brown Rice
糙米就是全米,保留米糠,有豐富的纖維,具吸水、吸脂作用及相當的飽足感,能整腸利便,有助於排毒。每天早餐一碗吃糙米粥或來一杯糙米豆漿是不錯的排毒方法。

7. 紅豆 Small Red Beans
可增加腸胃蠕動,減少便祕,促進排尿。可在睡前將紅豆用電鍋燉煮浸泡一段時間,隔天將無糖的紅豆湯水當開水喝,能有效促進排毒。

8. 胡蘿蔔 Carrot
胡蘿蔔對改善便祕很有幫助,也富含β-胡蘿蔔素,可中和毒素。新鮮的胡蘿蔔排毒效果比較好,因為它能清熱解毒,潤腸通便,打成汁再加上蜂蜜、檸檬汁,既好喝又解渴,也有利排毒。

9. 山藥 Yam
山藥可整頓消化系統,減少皮下脂肪沈積,避免肥胖,而且增加免疫功能。以生食排毒效果最好,可將去皮白山藥和鳳梨切小塊,一起打成汁飲用,有健胃整腸的功能。

10. 牛蒡 Lappa
牛蒡可促進血液循環、新陳代謝,並有調整腸道功能的效果,所含的膳食纖維可以保有水分、軟化糞便,有助排毒、消除便祕。可做成牛蒡茶隨時飲用,長期服用。

11. 蘆筍 Asparagus
蘆筍含多種營養素,所含的天門冬素與鉀有利尿作用,能排除體內多餘的水分,有利排毒。綠蘆荀的荀尖富含維生素A,料理時可將尖端微露水面,能保存最多營養素滋味又好。

12. 洋蔥 Onion
洋蔥能促進腸胃蠕動,加強消化能力,且含有豐富的硫,和蛋白質結合的情形最好,對肝臟特別有益,因此有助於排毒。煮一鍋以洋蔥為主的蔬菜湯,加入綠花椰菜、胡蘿蔔、芹菜等多種高纖蔬果,能分解體內累積的毒素,有助排便。

13. 蓮藕 Lotus root
蓮藕的利尿作用,能促進體內廢物快速排出藉此淨化血液。蓮藕冷熱食用皆宜,將蓮藕榨打成汁,可加一點蜂蜜調味直接飲用,也可以小火加溫,加一點糖,趁溫熱時喝。

14. 白蘿蔔 Radish
蘿蔔有很好的利尿效果,所含的纖維素也可促進排便,利於減肥。如果想利用蘿蔔來排毒,則適合生食,建議可打成汁或以涼拌、醃漬的方式來食用。

15. 山茼蒿
山茼蒿含豐富維生素A,可維護肝臟,有助體內毒素排出。將山茼蒿和柳丁、番茄、胡蘿蔔、柚子、蘋果、綜合堅果等蔬果一起打成精力湯飲用是不錯的選擇。

16. 地瓜葉 Sweet potato's leaf
地瓜葉纖維質地柔細、不苦澀,容易有飽足感,又能促進胃腸蠕動、預防便祕。把新鮮地瓜葉洗淨後用開水燙熟撈起,與剁碎的大蒜及少許鹽、油拌勻,就是一道美味爽口的蒜拌地瓜葉!

17. 蘿蔔葉 Radish's leaf
蘿蔔葉含有豐富的維生素和纖維質,有促進食慾、活潑腸道的作用,也能改善便祕。將洗淨瀝乾的新鮮蘿蔔葉打成汁,再加入少許蜂蜜一起飲用,常喝可排毒和保健。

18. 川七
川七葉片含有降血糖作用的成分,並能治療習慣性便祕,減少身體負擔。把川七葉、番茄、苜蓿芽、黃甜椒、奇異果等蔬果,加上綜合堅果與少許的百香果汁或蘋果醋混合打成汁飲用。

19. 優格 Yoghurt
優格含有大量豐富的乳酸菌,可改善便祕、穩定腸胃。原本積存在腸道的毒素,也會因為乳酸菌的作用,而變得容易排出。喝優酪乳或吃優酪沙拉都是不錯的選擇,最好早餐空腹前吃,利用優格增加飽足感,減少早餐的攝食量。

20. 醋 Vinegar
醋有利於人體的新陳代謝,可排出體內的酸性物質消除疲勞,還有利尿通便的效果。每天早晚用過餐後,各喝一次稀釋過的醋,適量飲用有助健康。

營養博士教你自然排毒最健康

作者:謝明哲

出版社:三采

出版日期:2006 年 05 月 23 日
語言別:繁體中文



蜘蛛人 Spider Man


  「蜘蛛人」是我最喜愛的科幻電影,原因除了他可以在紐約的都市叢林中任意優游之外,更讓我心動的是電影裡對感情的著墨很深,不只有愛情,更有親情。當科幻電影太多,電腦動畫特效越來越令人驚嘆,若沒有一些更深刻的劇情,所有的科幻電影其實都是差不多的。
  既然是科幻片,對於感情的描述自然無須太多,但只要處理得好,只要一點點,也足以讓人動容落淚了。「蜘蛛人」系列電影的前兩部對於感情的處理正好深得我心:蜘蛛人與叔父、叔母的感情,以及與女友瑪麗安若有似無的感情都描寫得恰到好處,雖然完全不搧情,卻也足以令人落淚。
  然而不過第三集在感情方面的處理就顯得薄弱。第三集多了「沙人」與「黑蜘蛛人」。雖然多了劇情的曲折度,但「沙人」顯然有點多餘。我認為其實只要有「黑蜘蛛人」就夠足以支撐整部電影了。因為他足以反射出蜘蛛人內心的黑暗面,在劇情上已經很好發揮了。如果少了「沙人」,相信編劇就可以在感情處理上更加深刻一些,而不是重複前兩集已經發揮得很好的內心戲了。
  如同,電影《金剛》、《AI人工智慧》,或是韓國片《駭人怪物》,他們除了在科幻特效上極盡所能的發揮,同樣也在人性上著墨。若科幻電影永遠只是科幻電影,缺少了一點屬於人的感情要素,或是人文的關懷,那麼這樣的電影就太值得一看了。因為看過就讓人忘記的電影比比皆是,而讓人難忘的往往是其中動人心弦的情感的部份。

推薦指數:
第一集:★★★★★
第二集:★★★★★
第三集:★★★★☆

5/22/2007

維也納國家歌劇院 首度訪台演出費加洛婚禮

  2007年台灣樂壇的大事之一,該是九月份由大師小澤征爾指揮維也納國家歌劇院來台演出莫札特歌劇《費加洛婚禮》,為了節省演出成本,這次是採音樂會形式的演出方式,也就是演唱者不著戲服,也不走位,只站在舞台上的固定位子演唱。9.22(六)-9.23(日) 晚間7:30 台北國家音樂廳演出,之後於9.24(一) 晚間7:30 在高雄中正文化中心至德堂演出一場。
  茲將受邀位牛耳藝術Performance雜誌所寫的費加洛婚禮簡介的部份內容列示於此,提供給有興趣的朋友參考:



封建貴族的當頭棒喝 -


《費加洛婚禮》



作曲:莫札特
劇本:達.彭特,根據法國劇作家包瑪榭同名原著喜劇改編
完成:1786


首演:178651,維也納國家宮廷劇院


故事:費加洛智勇雙全地排除荒淫無道的伯爵對他的婚姻的諸多阻撓,終於與女友成婚。





封建社會的批判之作
  莫札特的《費加洛婚禮》(Le Nozze di Figaro)之劇本是由羅倫佐.達.彭特Lorenzo da Ponte)根據法國劇作家(Beaumarchais, 1732-1799)的同名作品改編。包瑪榭在十八世紀七○年代創作了統稱為「費加洛三部曲」的作品。三齣戲劇分別為《塞維里亞理髮師》(Le Barbier de Séville, 1773年完成,1775年首演)、《費加婚禮》(Le Mariage de Figaro, 1778年完成,1784年首演)與《有罪的母親》(La Mère coupable, 1792年首演)。包瑪榭的《費加洛婚禮》於1784427在巴黎法蘭西劇院首演,當時法國正處於大革命的前夕,這部諷刺封建貴族的喜劇,對當時法國的民主意識起了某些程度的影響。由於原作蘊含著強烈的政治批判意圖,法皇路易十六原本打算禁演此劇,未料在推出之後竟受到群眾的熱烈迴響。
  當時正是歐洲歷史上反封建鬥爭的時期,啟蒙思想逐漸在人們心中覺醒。此時的音樂家都還是仰賴貴族來維持生活,然而莫札特決定與薩爾茲堡大主教決裂,便是想要獲得經濟上的獨立,以及創作上的自由。莫札特不僅將反封建的思想落實在生活中,也反映在他的作品裡。歌劇《費加洛婚禮》透過音樂公開批判統治階級,控訴貴族的腐敗與無能。
  雖然這部喜劇在整個歐洲都獲得好評,但奧地利皇帝約瑟夫二世卻禁止在維也納上演。與莫札特合作的作家達.彭特(Lorenzo da Ponte, 1749-1838)是當時的宮廷詩人,經過多次爭取,終於獲得皇帝的允諾,只要做一些改正便可上演。於是達.彭特修改劇中政治意味過濃的篇章,剔除了劇中關於社會批判的詞句,並由莫札特以兩年時間譜曲。歌劇保留了原作的基本思想以及幽默諷刺的手法,使其成為十八世紀「義大利喜歌劇」的代表作。



《費加洛婚禮》劇情簡介
  歌劇《費加洛婚禮》於1786年完成,共有四幕,然大部份工程完成於178510月至11月間。至於能否上演,在當時還是個間題。達.彭特在他的回憶錄中曾記截他如何懇求皇上讓此劇上演。最後,作品終於在完稿後的隔年51首先在維也納國家宮廷劇院(Burgtheater首演,緊接著次年元月又在布拉格演出,結果造成全城的轟動。對於莫札特而言,布拉格是一個值得紀念的地方,不但歌劇《費加洛婚禮》在此極受歡迎,這裡也是他結識最好的女友杜梅克夫人的地方,後來他的歌劇《唐.喬望尼》也是應本市之邀而作。
  歌劇《費加洛婚禮》故事敘述費加洛智勇雙全地排除荒淫無道的伯爵對其婚姻的諸多阻撓,終於與女友成婚。描寫十八世紀塞爾維亞的奧瑪維瓦伯爵的隨從費加洛將與伯爵夫人的侍女蘇珊娜結婚,但是伯爵卻不斷拖延婚禮,因為伯爵意圖染指蘇珊娜。當時的貴族有一種惡習:他們擁有侍女結婚初夜的貞操權。而另外一方面好色的伯爵卻懷疑自己夫人的忠貞。在幾經波折後,伯爵終於為他好色的行徑向夫人道歉,費加洛也如願與蘇珊娜結婚。
  整部歌劇的音樂輕鬆明快的旋律充滿了詼諧的色彩。此劇的序曲特別著名,雖然並未運用歌劇中的主題,但其氣氛卻與歌劇完全一致,頗有積極奮發向上的意味。這首虎虎生風的作品,作曲者莫札特曾表示演奏無論快到什麼程度都不嫌快。



莫札特與達.彭特之合作
  莫札特根據達.彭特的劇本譜曲的歌劇包括:《費加洛婚禮》、《唐.喬望尼》和《女人皆如此》。達.彭特是十八世紀戲劇界的奇才。他擅長將名著和傳奇故事改編成劇本,供音樂家譜曲,莫札特與他的合作,更是音樂史上的美談。
  
1786年寫了著名的《費加洛婚禮》劇本,是依莫札特建議的題材而寫成。之後他們又合作了《女人皆如此》。而「女人皆如此」這句話是《費加洛婚禮》劇中音樂教師巴西里歐在常常重複的一句譏諷話語:當公爵懷疑蘇珊娜與凱魯碧諾不軌時,巴西里歐便常說:「何足道哉?女人皆如此!」。
  17901月,就在《女人皆如此》首演一個月後,約瑟夫二世與世長辭,其弟雷奧波德二世登位,莫札特與達.彭特都不再受到寵愛,他們也就再沒有機會合作。1791年莫札特也與世長辭。




值得推薦的莫札特「費加洛婚禮錄音
卡娜娃、波普、拉梅等演唱
蕭提指揮倫敦愛樂管弦樂團


Decca 16169 (410 1502)

5/21/2007

28週毀滅倒數:全球封閉 (28 Weeks Later )


  原本以為是一部賣弄特效的科幻片,興沖沖地到電影院看了,卻發現原來是一部無趣的怪物片。而電影裡的怪物其實就是感染奇怪病毒的人類。由於缺乏有力劇情的支撐,最後變成人吃人、打打殺殺的無聊電影。
  劇中唯一值得探討的只有觸及皮毛的夫妻間的真愛問題。當妻子被怪物包圍,即將失去生命時,丈夫應該捨身營救嗎?電影中的丈夫選擇逃跑,並照顧兩個流亡到海外的子女。在電影中,逃跑的丈夫受到了兩個子女的苛責。而電影卻沒有體恤尋常人們遇見怪物時的驚恐心理,因此他的逃跑應該值得原諒的。況且若丈夫跟著妻子一起被怪物吞噬,兩個子女勢必成為孤兒。儘管電影最後,兩個子女依舊成為孤兒。
  電影將太多時間花在病毒藉由人吃人迅速傳播的情節上,不斷營造恐怖的畫面,卻少了深刻的問題探討,因而淪為三流的怪物電影,實在是可惜。同樣是怪物電影,去年看過的韓國電影《駭人怪物》就顯得十分具有深度,不僅讓內行的人看門道,外行的人還是可以看到驚人的怪物畫面。

推薦指數:★☆☆☆☆(說實在真的不值得推薦,只適合時間太多、想打發無聊時光的人來欣賞)

氣記者提問太膚淺 波蘭斯基發飆走人

  很佩服大導演有這樣的勇氣,勇敢表達對膚淺、不用功的記者的不滿。或許要到了像導演這樣的年紀與地位之後,說出來的話才夠份量,也才有新聞會報導。否則就算沒沒無聞的導演說出這樣的話,也不會有記者會報導的。不過,這個時代,願意說真話的人確實少了,因為大家都想明哲保身。
  在場記者大多問的是有關導演們兒時的電影記憶以及對短片的看法等淺顯問題,這招致波蘭斯基的不滿。波蘭斯基提議希望能夠縮短記者會的時間,他指責記者的問題普遍缺少營養。他們不關心電影本身,也不關心導演作品。他們連導演基本資料與坎城影展的相關歷史都沒有弄清楚就向大師們發問,做為專業電影記者素質過低,因此他不願意再繼續忍受下去。
  在這個「媒體」主導訊息來源的環境中,只能提出膚淺問題的記者真的比比皆是,只不過他們通常都表示是因為讀者愛看這樣的報導,所以他們才會提出這樣的問題,到底這是誰的錯呢?
  記得前幾日與韓國鋼琴家白建宇餐敘時,他也曾經提到,早年他到歐洲發展時,經常可以在電視上見到長達三小時的音樂家深度訪談,但如今這類的節目已經不見了,取而代之的大多是通俗的節目。席間也提到美國的許多音樂會場上,聽音樂的大多都是白髮蒼蒼的退休人士,年輕人幾乎已經不到音樂廳了。想當然爾,年輕人因為花太多時間在網路與電視上,根本沒有時間進音樂廳、博物館或電影院。沒辦法長時間接受文化的薰陶,自然而然也就沒辦法提出任何有見識的問題了。
  在全球化的浪潮中,年輕人所接觸的世界都是同一個樣子,或說是同樣一套美國流行文化的翻版。這樣的現象不僅在歐美如此,在台灣更是如此。


坎城影展/氣記者提問太膚淺 波蘭斯基發飆走人
2007/05/21 09:57
記者黃甯雅/編譯

  2002年以【戰地琴人】一片,獲得奧斯卡金像獎的法籍大導演羅曼波蘭斯基(Roman Polanski),20日在坎城影展一場記者會中,對著大批記者破口大罵,指責記者的問題太過膚淺空洞,並憤而退席。
  20日坎城影展舉行一場規模最大的記者會,宣傳一部由各大導合作而成的集錦片,與會者包括在2002年以【戰地琴人】一片勇奪奧斯卡金像獎的法籍波蘭裔大導演羅曼波蘭斯基,以及美國導演柯恩兄弟、香港導演王家衛等重量級大導,不過波蘭斯基顯然對在場記者提出的問題相當不滿,他氣憤地指責記者的提問太過膚淺。
  波蘭斯基說:「你們提出這樣膚淺、這樣空洞的問題,真是太可恥了!電腦降低了你們的層次,你們對電影一點興趣也沒有。
  波蘭斯基進一步指責在場記者,難得有這麼多重量級大導聚集在此地,記者們卻一點也不了解他們,完全沒有事先做功課。波蘭斯基說:「你們根本不了解我們,坦白說,我們應該直接走人去吃中飯!
  根據消息指出,當時的在場記者提出了類似一部短片要拍多久的問題,或是詢問紐西蘭導演珍康萍,身為台上唯一的女性有何感想,這才導致波蘭斯基大發雷霆憤而離席,不過其他大導並未跟進。

(新聞資料來源:東森新聞)

5/17/2007

鍵盤上的巡禮者 — 白建宇


白建宇
(Kun Woo Paik)

美國瑙博獎(Naumburg)&布梭尼鋼琴大賽金牌得主

2000年法國政府頒授「藝術及文學部級騎士勳章」殊榮


「具有絕對權威的藝術性!他是一位鋼琴巨獸,也是完美的音樂家。」 費加洛報(Le Figaro

「他以雷鳴般的巨響讓傳說成真!」 紐約時報(New York Times

「白建宇是布梭尼再世嗎?」號聲雜誌(Fanfare

「白建宇簡直就是一種奇蹟」法蘭克福彙報(Frankfurter Allgemeine

  白建宇是當代最傑出的鋼琴家之一。出生在漢城,10歲便在韓國國家交響樂團協奏下,演出葛利格鋼琴協奏曲,其後又以《展覽會之畫》展露頭角。15歲前往美國紐約茱莉亞音樂院,成為羅西娜列文(Rosina Lhevinne)之弟子。畢業後又前往英國和義大利學習,分別師從卡波斯(Ilona Kabos)與坎普夫(Willhelm Kempff)。
  他擅長的曲目,從巴哈到史塔克豪森,從布梭尼到史克里亞賓,從李斯特到梅湘無所不包。所演奏的全套普羅可菲夫奏鳴曲、協奏曲、全套的拉赫曼尼諾夫協奏曲,以及拉威爾和李斯特的作品,都給人們留下了不可磨滅的深刻印象。在紐約林肯中心及卡內基音樂廳所舉行的一系列拉威爾鋼琴作品音樂會,奠立了他國際聲望起飛之始點。而他在倫敦與巴黎舉行的一系列李斯特作品獨奏會,也贏得了無數掌聲。布利基.馬辛在「晨報」中表示:「對白建宇來說,演奏李斯特的作品猶如一趟神秘之旅,一路帶領聽眾直達作品的核心,感受最深沈的脈動
……」。法國著名評論家皮埃爾龐堤也曾表示:「如果偉大的李斯特還在世的話,他也會像白建宇那樣,以完美無瑕的技巧和令人傾倒的音樂去詮釋作品。」近年來則專注於貝多芬鋼琴奏鳴曲的研究,即將於2007年底,完成所有32首作品的錄音工作。亞洲演奏家在全球大廠留下如此重量級的錄音,白建宇為第一人。
  白建宇是首位獲中國政府正式邀請演出的韓國音樂家。曾先後獲得瑙博獎(
Naumburg)、萊文特理特約瑟夫列文獎、布梭尼音樂大賽首獎、迪恩唱片獎等等。也曾與倫敦愛樂樂團、法國國立交響樂團、法國國立廣播交響樂團、巴黎交響樂團、俄羅斯國立交響樂團、柏林廣播交響樂團等著名樂團合作過。此外也經常受邀到各地藝術節演出。
  由於出色的音樂表現,韓國政府曾授予文化勳章,法國政府也授予「藝術與文化部級騎士勳章」。目前定居法國巴黎,並擔任法國迪拿的翡翠海岸音樂節(
Emerald Coast Music Festival)音樂總監。為笛卡唱片公司的專屬音樂家。
  白建宇自稱是「鍵盤上的巡禮者」,不僅具有令人驚歎的技巧,而且擁有出色的音樂感染力。然而他的演奏卻不以眩技為號召,反而以誠懇謙和的態度,帶領聽眾體會音樂真實的感動。儘管他在全球成名較晚,但逐步看漲的聲勢與魅力絕對不容小覷。


白建宇錄音作品

16606 (470 2462)
佛瑞鋼琴作品選集

浪漫曲、夜曲、即興曲、船歌、前奏曲、敘事曲

475 1692 / 2CDs
蕭邦:鋼琴主奏之管弦樂作品全集

包括,第一、二號鋼琴協奏曲

威特
指揮 華沙愛樂管弦樂團

■ 475 6909 / 3CDs
貝多芬鋼琴奏鳴曲,第
16-26

475 6913 / 4CDs 即將出版
貝多芬鋼琴奏鳴曲,第
1-15


5/11/2007

大大有名的無招牌小店


  無招牌的小店,但是卻大大有名。座落在和平東路與新生南路口附近,就在大安區公所的斜對面。小店只賣四種產品:蔥油餅、蛋餅、豆沙餅、蘿蔔絲餅。據說是家族企業,老闆的女婿也來幫忙。似乎一整天都是人龍不斷,平均大概要排隊等半個鐘頭才能買到想吃的東西。最暢銷的產品是蘿蔔絲餅,因為幾乎每個顧客都會買,在我前面排隊的人,就買了十多個。而我個人則覺得蔥油餅更好吃。


亂中有序

  午后的陽光照耀撒在戲劇院的入口大廳,樂團因故在此臨時排練。座椅依照舞台上演出的實際狀況排列,但由於陽光的緣故,讓畫面產生了或明或亮的光影。座椅有自己的排列方式,而光影也有自己傾斜的角度,兩者交錯,形成了亂中有序的樣子。

白建宇訪談側拍

  2007年韓國鋼琴家訪台舉辦音樂會,因緣際會有幸接待他。一如大部分的音樂家,他是一位客氣有禮的人。五月9日晚間,公司招待白建宇及其夫人,席上還有數位國內的音樂界名人。白建宇先生是一位還算健談的人,也很願意與人分享他的經驗與意見。雖然他長得不怎麼樣,不過他的夫人卻是一位美麗又有氣質的中年婦女,並且十分以她的丈夫為榮。有機會與音樂家近身接觸,因而能夠對他的為人更加瞭解,對他的演奏與音樂詮釋也就更多了一份親切感。
  這張照片則是五月10日,媒體訪談時我在一旁的側拍。雖然不知他們的對談能夠激起甚麼樣的火花,不過就我與白建宇的短暫接觸,我相信就算沒有火花,也必然是一次有意義的深度對談。音樂會則於13日舉行。


下圖:2007年5月14日與白建宇夫婦於龍都酒樓(中山北路一段105巷18號)用餐合影。

4/16/2007

提鮑德 — 無言的歌劇詠嘆

16663 (475 7668) 028947576686

提鮑德 — 無言的歌劇詠嘆

鋼琴演奏著名歌劇改編曲—聖潔的女神、為了藝術,為了愛、親愛的父親、女武神的飛行、珠寶之歌 等

提鮑德,鋼琴

  本輯精選著名歌劇詠嘆調與選曲,由Mikhashoff, Sgambati, Grunfeld, Grainger, Brassin以及提鮑德等人改編以鋼琴演奏,包括普契尼《托斯卡》之「為了藝術,為了愛」、《喬安尼.史基濟》之「親愛的父親」、華格納《女武神》之「女武神的飛行」等。
  提鮑德表示這些歌劇選曲是他一生的最愛,因此十分樂意與樂迷們分享;儘管這些作品略去了歌詞,但由於樂曲改編成功,歌劇的浪漫與戲劇性,完全展現在鋼琴獨奏的親密旋律之上。
  以十指撩動黑白琴鍵,代替擁有絕妙天賦歌喉的歌者,提鮑德為樂迷彈唱出最動人的無言之歌。

1. Saint Saens (arr.Thibaudet/Kerber)Medley on themes from Samson et Delilah
2. Richard Strauss (arr. Percy Grainger)Fantasia on the love duet from Der Rosenkavalier
3. Puccini (arr. Yvar Mikashoff)O mio babbino caro (Gianni Schicchi)
4. Korngold (arr. Thibaudet/Kerber)Marietta's Lied (Die Tote Stadt)
5. Johann Strauss II (arr. A.Grunfeld)Soirée de Vienne - paraphrase de concert sur Fledermaus (Die Fledermaus)
6. Puccini (arr. Yvar Mikashoff)Vissi d'arte (Tosca)
7. Bellini (arr. Yvar Mikashoff)Casta Diva (Norma)
8. Gluck (transcribed G. Sgambati)Mélodie from Orpheus ed Euridice
9. Puccini (arr. Yvar Mikashoff)A Portrait of Madama Butterfly (Madama Butterfly)
10. Wagner (arranged Louis Brassin)Der Ritt der Walküren ['The Ride Of The Valkyrie'] (Die Walküre)

聖靈之光

16661 (475 8199) 028947581994

聖靈之光

「十六人」聖詩合唱團&村治佳織,吉他

  「十六人」(The Sixteen)是目前英國最受歡迎的聖詩合唱團體,專輯中與日本古典吉他才女村治佳織合作,將歐洲偉大的合唱傳統,結合古典吉他莊嚴與簡潔的聲響,營造出遠離塵世的音樂桃花源。
  曲目包括文藝復興時代的聖樂及廿世紀的非宗教音樂。其中還有數首改編的名曲,如配上奧斯卡.懷爾德「神秘的玫瑰」之詩詞的帕海貝爾《卡農》,以及配上莎士比亞戲劇《暴風雨》第四幕、第一景台詞的鮑羅定《韃靼人舞曲》。
  優美的合唱人聲,配合空靈的吉他聲響,配合極具巧思的詞與曲,融合出時空與結構交錯的奇幻美感,令人不禁為專輯的創意擊掌稱好!

1 Con Amores, La Mía Madre - de Anchieta
2 Canon (Rosa Mystica) -
Pachelbel
3 O Quam Gloriosum -
Victoria
4 O Quam Gloriosum -
Victoria
5 Prelude No.1 In E Minor -
Villa Lobos
6 Prelude No.3 in A minor -
Villa Lobos
7 Prelude No.2 In E -
Villa Lobos
8 Prelude No.4 in E minor -
Villa Lobos
9 Prelude No.5 In D -
Villa Lobos
10 Villancico (A negrito de cucurumbé) -
Fernandes
11 Aria (Cantilena) [Bachianas brasileiras No.5] -
Villa Lobos
12 Recuerdos De La Alhambra -
Tarrega
13 Procesión [Seven Poems by Federíco García Lorca] -
Castelnuovo-Tedesco
14 Paso [Seven Poems by Federíco García Lorca] -
Castelnuovo-Tedesco
15 Saeta [Seven Poems by Federíco García Lorca] -
Castelnuovo-Tedesco
16 God Grant We Grace (Canon) -
Tallis
17 Alma Redemptoris Mater -
Victoria
18 Alma Redemptoris Mater -
Victoria
19 Canço de lladre [Catalan Folk Songs] -
Llobet
20 Polovtsian Dances -
Borodin

時光流逝《北非諜影》

  早已經忘了《北非諜影》(Casablanca)電影的結局了, 只記得電影裡的歌曲"As Time goes by"(時光流逝) 一首歌頌愛情卻又略帶感傷的歌曲。
  這首歌詞與曲都是由Herman Hupfeld所創作,最早用在1931年的音樂喜劇《Everybody's Welcome》中,並於當年七月於紐約發行樂譜。由於樂曲十分受歡迎,因而成為標準的經典名曲。後來由Dooley Wilson(1894-1953)於電影《北非諜影》演唱,又將此曲的地位推向高峰。
   試著翻譯歌詞,回想電影裡的情節。感覺就回來了。看著這類的老電影,似乎該配上香煙與酒精的。那種黑白懷舊的氣氛,應該要有裊裊的煙與茫茫的微醺的。








"As Time Goes By" - Casablanca (1942)
music and words by Herman Hupfeld
Sung by Dooley Wilson


You must remember this 你該記得,
A kiss is just a kiss, a sigh is just a sigh.
親吻就只是個吻,嘆息就只是個嘆息。
The fundamental things apply 事情本來就是如此,
As time goes by. 隨著時光流逝。

And when two lovers woo 當戀人求愛時
They still say, "I love you." 說著「我愛你」,
On that you can rely 你只能如此回應:
No matter what the future brings 無論將來如何,
As time goes by. 隨著時光流逝。

Moonlight and love songs 月光與情歌
Never out of date. 從不過時。
Hearts full of passion 滿心的熱情
Jealousy and hate. 忌妒的恨意。
Woman needs man 女人需要男人,
And man must have his mate 而男人則需要有伴侶。
That no one can deny. 這是無人能夠否認的。

It's still the same old story 依舊是同樣古老的故事,
A fight for love and glory 為愛與榮耀而奮鬥,
A case of do or die. 這是生死存亡的事。
The world will always welcome lovers 這世界永遠都祝福相愛的人們,
As time goes by. 隨著時光流逝。

Oh yes, the world will always welcome lovers
是的,這世界永遠都祝福相愛的人們,
As time goes by.隨著時光流逝。






© 1931 Warner Bros. Music Corporation, ASCAP




推薦指數:★★★★★

4/11/2007

四十二歲的生日蛋糕


Cake for 42rd Birthday

感謝Zen這兩年來每年為我慶生,比起去年的水果蛋糕,今年的黑森林蛋糕似乎更好吃。
Posted by Picasa

百大 Web 2.0 網站

  最近看到網路上有人選出了最符合 Web 2.0 精神的網站,在此提供給各位參考。包含我設立個人部落格的這個網站:http://www.blogger.com/ 也在入選之列。其他還有現在很紅的YouTube, Flickr, Wikipedia, Dictionary, Gmail等。關於什麼是 Web 2.0 可以參考我的閱讀心得
  網站一類別推選,分為Programming, Vedio, Music, Chat, Image & Photos, Blog, Bookmarking, VOIP, Games & Sketching, Wikis, other tools, RSS, Email, News, Filesharing, 以及others。以下列舉其中音樂類,包括:

  1. last.fm: Generate custom streaming music stations with Last.fm by searching for and tagging your favorite artists. Build your own library and search the libraries of others to find who likes the same music as you
    實際使用的結果,不甚好用。而且只提供30秒的試聽樂曲。其實比較像是銷售音樂的平台。
  2. Musicovery: Discover new music based on your mood, this free webradio let you browse music styles and epochs
    依照自己的心情,它便會幫你選擇適合的音樂。與Amazon及iTune結合銷售音樂。好處是可以聽到完整的樂曲,雖然無法整張專輯試聽。介面很漂亮。十分值得推薦!
  3. read.io :Read.io converts RSS feeds into podcasts via TextToSpeech. Many languages supported.
  4. MusicStrands: Search MusicStrands to discover new music. Listen to samples, then tag good tracks and exile the ones you don't like to get clear recommendations, either on site or with an optional iTunes plugin. Then purchase music from a variety of vendors.
  5. PODZINGER: PODZINGER - the world's premiere audio and video search engine
  6. Upto11: Using tags and rankings, Upto11 suggests new music for you. Create and share your recommendations, tags, and playlists via a personal user page.
  7. Pandora: Pandora is the music discovery service that helps you find new music based on your old and current favorites
    這是由「音樂基因計畫」所建構的網站,目的是發掘更多不同類型,讓愛樂者可以欣賞更多的音樂。不過其最終目的,還是要銷售CD,以增加營收。因此網站與Amazon及iTune合作修受CD。
    例如我輸入「貝多芬」,結果跑出了數張爵士樂來讓我欣賞,據網站的說法是這些音樂與貝多芬的創作在精神上有些相通處。又如,輸入Madonna,除了瑪丹娜的音樂之外,也會有類似瑪丹娜音樂風格的其他歌手的歌曲出現。你也可以參考一下,拓展更多的聆賞領域。

4/07/2007

令人討厭的松子的一生 Memories of Matsuko


導演:中島哲也(下妻物語)

編劇:中島哲也(下妻物語)

演員:中谷美紀(電車男)、瑛太(東京朋友)、伊勢谷友介(向雪許願)


  雖說電影公司宣傳這是一部喜劇,可是卻是我見過最令人感傷的喜劇。事實上是一部以喜劇形式,或說是歌舞劇形式包裝的悲劇。雖然中文的劇名翻譯是「令人討厭的」(日文片名:嫌われ松子の一生),但我想改成「可憐的」或許比較恰當。能夠讓人留下感傷的眼淚,應該已經不能算是一部喜劇了。

  松子悲慘的一生導源於她對事情處理的態度,一連串錯誤的人生態度與抉擇,造成了她最後孤獨一生的命運。她的一生或許不值得同情,也確實有讓人感到討厭之處,但令人激賞的是電影本身的呈現手法,導演企圖用音樂、歌舞與輕鬆的態度來描述松子的一生,卻也毫不掩飾地呈現松子的可悲之處。

  坦白說我很喜歡這部電影,喜歡導演以喜劇的形式來呈現一個悲慘的故事。或許可以說是導演的創意,也可以說是導演與編劇能夠以輕鬆的方式來看待悲慘的人生境遇。就電影的創作技法而言,確實讓人大開眼界。是不是如果我們也能如同導演一樣,以輕鬆的態度來笑看人生,就算生命如何悲慘,我們的生活也能夠輕鬆一些呢?我如此希望著~~~

推薦指數:★★★★☆

3/26/2007

弗萊明演唱史特勞斯最後四首歌

  2007年三月24日,美國最著名的女高音弗萊明來台舉辦演唱會,選了史特勞斯的《最後四首歌》來為主軸,現場聆賞的感覺似乎比不上這裡的錄影。原因 之一是長榮交響樂團的聲音往往蓋過弗萊明的歌聲,她的音色再美也無從欣賞到。而且在音樂會前一天的記者會中,她的聲音有些沙啞,弗萊明也表示因為感冒的緣 故,所以聲音有些影響。她表示因為家中有兩個活潑的女兒,因此常常會帶回來不知名的病毒,所以她也經常感冒,所以她也不以為意。可能是感冒的緣故,多少影 響了演出的效果,不過她的表現還不錯,我個人最喜歡她演唱的是歌劇《托斯卡》中的選取「為了藝術,為了愛」。音樂會的樂曲解說可參閱此處
  以下由弗萊明所演唱史特勞斯《最後四首歌》(Richard Strauss: Vier Letzte Lieder)於2001年的倫敦逍遙音樂節(Proms, 2001)錄製,指揮為艾森巴哈。

春 Frühling


九月 September


睡覺前 Vor dem Schlafengehen


在晚霞中 Im Abendrot




3/24, 2007 音樂會後,公司同事與弗萊明合影

弗萊明與木偶的合唱 Renee Fleming with Muppets





這一段可愛的影片出現在介紹弗萊明個人生平的DVD中。由Tony Palmer 導演。由於這部DVD是由許多不同來源的影片所剪輯而成,所以畫面品質就各有好壞。
DECCA發行,福茂唱片出版,編號DVD30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