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28/2007

北歐音樂經典曲目


北歐音樂經典曲目

◎ 黃哲嶔 for 樂覽雜誌


  北歐給人的印象,在自然環境上包含了北極光、冰川峽灣、寒冷乾燥的空氣、灰色的天空與雪白的大地,以及拍打黑色礁岩的波浪。而在科技與藝術上則有關照全世界的諾貝爾獎、絕美工藝的喬治.傑生(Georg Jensen)、高科技的諾基亞(Nokia)手機、簡單又富設計感的宜家家居(IKEA)家飾、發揮無限想像的樂高(Lego)積木玩具等。因為氣候緣故,讓北歐的人文與工藝設計產生了一種獨特的簡約氣質。

  北歐各國各有其立國之特色,包括了「快樂的童話國度」丹麥、「極光與峽灣的國度」挪威、「冰與火的國度」冰島、「森林與湖泊的國度」芬蘭、「創新的國度」瑞典。2007年,北歐在文化上也有幾件值得記述的大事,包括:瑞典植物學家林奈(Carl Linnaeus, 1707~1778)冥誕300週年、丹麥哲學家齊克果(Soren Kierkegaard, 1813-1855 )逝世152週年、瑞典劇作家史特林堡(August Strindberg, 1849-1912)受貝多芬室內樂之啟發創作室內劇(Chamber Plays)100週年、挪威音樂家葛利格(Edvard Grieg, 1843-1907)逝世100週年、瑞典作曲家史坦海默(Wilhelm Stenhammar, 1871-1927 )逝世80週年、芬蘭音樂家西貝流士(Jean Sibelius, 1865-1957)逝世50週年。

  北歐的音樂,反映當地的氣候與風土,其特徵是晦澀的和聲與粗獷的旋律。在古典音樂的歷史傳承中,北歐出現過幾位傑出的「國民樂派」作曲家;挪威的葛利格與芬蘭的西貝流士是其中的佼佼者。他們力求在最真實的創作中完整體現民族精神。這些充滿激情的北歐藝術大師創作了大量號召力、鼓動力極強的交響作品。
  在十九世紀之前,北歐還沒有發展出舉世矚目的高度音樂文化,直到葛利格的出現。北歐音樂家多受德國音樂的影響。正當孟德爾頌和舒曼等人在萊比錫努力使浪漫主義音樂的花朵盛開之際,丹麥的加德來到這裏學習,挪威的葛利格、辛汀也就讀萊比錫音樂院。西貝流士也曾在柏林和維也納學習。


葛利格 - 挪威音樂之父、北方的蕭邦
代表曲目:皮爾金組曲、A小調鋼琴協奏曲
  葛利格(Edward Grieg, 1843-1907)生於卑爾根,亦卒於此。挪威作曲家、鋼琴家、指揮家。十九歲時畢業於德國萊比錫音樂院,接著到當時北歐的文化中心哥本哈根,受作曲家加德的賞識,往後其作曲風格便到加德的影響。
  他的恩人兼良師益友奧萊‧布爾(Ole Bull, 1810-1880)指點他若真想出人頭地就必須去萊比錫音樂院深造,在四年的學習中為葛利格打下深厚的作曲理論基礎,對他的一生影響很大。1864年是葛利格生命中的轉捩點,在這一年的秋天,他與布爾一起旅遊祖國挪威,聽到各地民謠深受感動,也認識了民族作曲家諾多拉克(挪威國歌的作曲者),從此決定走上國民樂派的路線。1865年春天,葛利格與挪威作曲家諾德拉克以及丹麥作曲家馬蒂生.韓森、溫定、霍涅曼等人共同組成一個名為「優特培」的北歐音樂社組織,主要目標是協助年輕的北歐作曲家得到演出自己作品的機會。
  十九世紀德國最偉大的指揮畢羅說:「葛利格是北方的蕭邦(the Chopin of the North)」,點出兩人在創作精神上的神似之處。葛利格在六十歲生日宴會時發表演說強調:「我的音樂創作素材,一切皆來自家鄉的人文與自然環境。」他的創作迴避了交響曲或歌劇等大型曲式,但在他所選定的範圍內,他的音樂繌是詩意盎然,格調高超,歌曲更是熱情洋溢,且具有民族主義語彙,無怪會受到世人的喜愛。

皮爾金
  劇作家易卜生於1874年請求葛利格為其根據挪威民間傳說所創作的舞台劇「皮爾金」譜寫配樂;結果葛利格洋洋灑灑地寫出了二十三首曲子,其中八首經過修訂及重新編曲之後,成為兩套組曲,於1888年以及1891年先後編成,也就是家喻戶曉的「皮爾金」組曲。關於易卜生的這部詩劇,葛利格曾在他《第二組曲》總譜的扉頁概括作說明:「皮爾金是一個病態地沈溺於幻想的角色,成爲權迷心竅和自大狂妄的犧牲品。年輕時,他就有很多粗野、魯莽的舉動,經受著命運的多次捉弄。皮爾金離家出走,在外周遊一番之後,回來時已經年老,而回家途中又遇翻船,使他像離家時那樣一貧如洗。在這裏,他年輕時代的情人,多年來一直忠誠於他的蘇爾薇琪來迎接他,他精疲力盡地把臉貼在蘇爾薇琪的膝蓋上,終於找到了安息之處。」

a小調鋼琴協奏曲
  葛利格於1868年完成這首a小調鋼琴協奏曲,當時年僅25歲。1869年4月3日在哥本哈根首演,大獲好評。樂曲獻給了當時的鋼琴家鈕帕特(Edmund Neupart, 1842-1888)。葛利格於1870年赴羅馬旅行,並會見當時59歲的李斯特。當時他隨身帶著這首鋼琴協奏曲的樂譜,據說李斯特以不可思議的快速手法,即席演奏了這首作品,並且大加讚賞。
  葛利格在這首協奏曲中他運用了許多民族音樂的素材。作品以三個樂章寫成,第二、三樂章以不間斷的方式演奏。全曲的基調屬於典型的浪漫性質,充滿了北歐大自然中蒼鬱而森林茂密的群山所孕育出來的脫俗美感與色澤深濃的斯堪第納維亞情調。


西貝流士 – 二十世紀的貝多芬
代表曲目:芬蘭頌、小提琴協奏曲、交響曲、黃泉的天鵝
  西貝流士(Jean Sibelius, 1865-1957)是繼葛利格之後,北歐國民樂派的重要代表人物。被譽為「二十世紀的貝多芬」,可見其重要性。
  西貝流士出生於芬蘭的Meenlinna,逝世於Jarvenpaa,享年91歲。小時學習小提琴,稍後來到赫爾辛基攻讀法律,並在此結識他的終身好友布梭尼(Busoni)。1889年前往柏林深造音樂,1891年才回到芬蘭,很快地他便成為芬蘭著名的作曲家。1908年醫師診斷懷疑他罹患喉癌,於是接受一連串的手術。病癒之後又再度拾起指揮棒到處旅行演出。1912年獲聘為維也納皇室音樂院開設作曲講座,1914年獲得耶魯大學授與的榮譽博士學位。1920年代不再作曲,過著退休的生活。因腦溢血而辭世。
  西貝流士以交響曲與交響詩的創作聞名於世,作品多取材於民族史詩或民間傳說。根據由芬蘭民間詩歌和神話編成的史詩《卡勒瓦拉》(Kalevala)中的題材進行創作。1929年以後,創作活動終止,從此時到去世的近30年時間裏,基本上沒有創作什麽重要作品。西貝流士曾於50年代作過這樣的解釋:「專制和戰爭使我厭惡,只要想起暴政和壓迫、集中營和逮捕人,就使我心理上和生理上發病。這就是爲什麽我在20多年中未能創作的主要原因。」
芬蘭頌
  1899年西貝流士因《芬蘭頌》,被芬蘭人視為民族英雄,曲中所具有的民族性與反抗暴力的訴求,都是此曲為人所稱道之處。雖然並未直接運用民歌的素材,但其所表現的愛國熱情,從此成為芬蘭民族的象徵。該曲初爲一部配樂中的終曲,曾在巴黎博覽會上以《祖國》爲名演出過。後因沙俄禁演,不得不改名爲《即興曲》。
  此曲原是為赫爾辛基新聞福利基金舉行的募款義演的節目「芬蘭,甦醒吧!」,同時也是為了聲援新聞界抵抗沙皇主義者的壓迫所寫。在義演最重要的一次晚會上,展示了以芬蘭神話和歷史主題組成的在當時最受歡迎的一系列生活畫面。1900年時修訂,才定名為《芬蘭頌》。作品激發芬蘭人的愛國心而傳誦不已,被譽爲芬蘭的第二國歌。

d小調小提琴協奏曲
  作品最早完成於1903年,幾經修改最終於1905年出版,同年在柏林首演,是西貝流士的早期作品。作者十分熱愛芬蘭的自然景色和古代詩人荷馬的文學史詩,在這部協奏曲中,也自然而然地表露了這種感情。音樂主題熱情奔放,富有濃厚的芬蘭氣息。樂曲充分發揮了獨奏小提琴的演奏技巧和表現力,在樂隊部分的寫作上也發揮了交響特色。整個作品如一幅音畫,栩栩如生。

第7號交響曲
  西貝流士的音樂在英國有極高的評價,所以他一有新作,便照例要赴英國發表。第7號交響曲是西貝流士爲了親自赴英國出席一次音樂節而作的。作品完成於1924年,在同年的11月,於瑞典首都斯德哥爾摩由他親自指揮初演。
  第7號交響曲是用單樂章形式寫成的,但大體上都是以古典的四樂章制交響曲形式爲前提構成的。形態十分隨意而顯得特殊,其性格更接近於交響詩。且本曲的各個主題、各個動機、各個節奏都結合得極爲緊密,極爲統一。在短短的一個樂章裏,從行板到急板一概都包含在內。其樂念超凡,旋律與和聲魅力十足,編制雖小,配器法卻極爲充實,配合嶄新的樂曲結構,使這部交響曲在交響樂發展史上具有相當高的歷史地位。

黃泉的天鵝
  「黃泉的天鵝」作於1893年。爲包括四部交響詩的組曲《列敏凱寧》(一名《傳奇曲四首》)之第三首。其餘三首分別爲「列敏凱寧與少女」、「列敏凱寧在黃泉」、「列敏凱寧回鄉」。組曲取材於芬蘭民族史詩《卡勒瓦拉》(Kalevala)(一譯《英雄國》)。這四部交響詩於1896年在赫爾辛基首次演出,後常分別單獨演出。
  這部史詩的第十四章敍述:列敏凱寧爲娶波約拉的少女爲妻,不顧慈母的規勸,接受波約拉一老媼的條件,去射殺浮游在冥府圖翁涅拉黑水河上的灰天鵝。後未成,被毒蛇吞噬,由於慈母的虔誠祈禱,又得以復生。本曲樂譜出版時,作者曾附以下列文字說明:「冥府圖翁涅拉……被一條寬闊而隱伏著激流的黑水環繞著,天鵝以威嚴的姿態在河面上邊遊邊引吭高歌。」

1 則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