約書亞.貝爾Joshua Bell
◎黃哲嶔 2005
博客來網站http://www.books.com.tw/CD/classical/media/0000007651.htm
知名小提琴家約書亞.貝爾(Joshua Bell, 1967)因其詩意音樂性在世界樂壇佔得一席之地。近年更因為電影「紅色小提琴」的音樂獲得奧斯卡獎的肯定而受到舉世矚目。
自14歲獲得「17歲雜誌∕通用汽車大賽」的首獎後(Seventeen Magazine / General Motors Competition),約書亞.貝爾便聚集了美國國人的注意力。短短幾年間先後與費城管弦樂團首次同台、在卡內基廳亮相並與DECCA簽約,造成了樂界的轟動。如今,貝爾不但是公認能為演奏廳帶來生氣的表演者,更是一位敬業、具有深刻理念的音樂家,更成功地成為靈氣十足的成熟藝術家。
1967年生於美國印第安那州,貝爾來自一個典型的中產家庭,從5歲開始學習小提琴。但由於他廣泛的興趣,以及對許多事有著追根究底的好勝精神(他的興趣包括籃球、網球、棒球、高爾夫、西洋棋和電腦,全都是能令人廢寢忘食的活動),直到12歲他才決定對音樂認真地投入。這與他和著名小提琴啟發者金葛德(Josef Gingold)的相遇有極大的關聯。
由金葛德啟蒙後,貝爾便展開了直步青雲的演奏生涯。他與當今許多重要的指揮與樂團都合作過,近年來更與年齡相仿的音樂家,如提鮑德、慕斯托年、伊瑟利斯等合作錄製演出室內樂。而他為一些重要小提琴協奏曲所作的裝飾奏,也受到指揮及樂評的好評。
貝爾使用的樂器是包括了一把暱名為「湯姆.泰勒」的史特拉第瓦利(1732),以及史特拉第瓦里於1713年技術的黃金時期時製成的名琴「吉柏森」(Gibson ex Huberman)。貝爾的音色以清亮為最顯著的特質,他的音準控制極佳,所以高音部分的演奏格外吸引人。其詮釋建立於細膩的思考上,充滿了個人風味,是當今樂壇的一縷清新氣息。
平易近人的貝爾是少數在非古典音樂界亦能走紅的藝人。他曾出現於Esquire、Vogue,以及People等流行雜誌,及許多古典音樂雜誌、一般電視節目、音樂紀錄片中,更曾經被People雜誌票選為「全球50大最俊美的人」,充分顯示出他在世界大眾心中的地位。1994年1月30日貝爾曾受邀至台北國家音樂廳舉行小提琴獨奏會,受到台灣樂迷極大的好評。
為了讓樂迷見證貝爾迷人的音樂風采,Decca特別將他歷年來錄製的作品集結以低價發行,六張專輯共12張CD,所有的錄音均以「兩CD賣一張高價」的方式回饋給愛樂的大眾。這些專輯許多都獲得英國企鵝唱片評鑑三顆星極高評價,以及英國留聲機雜誌的優異好評。
專輯評介:
DD-377 (475 6700) 028947567004
企鵝唱片評鑑**(*)
孟德爾頌&布魯赫:小提琴協奏曲
莫札特:第3&5號小提琴協奏曲
馬利納指揮聖馬丁學會管弦樂團
馬格指揮英國室內樂團
傑出的小提琴家貝爾自19歲簽約成為DECCA的專屬藝人,在十年間錄製了許多重要的小提琴作品。本輯中的布魯赫及孟德爾頌小提琴協奏曲便是貝爾最早為DECCA錄製的代表作,當年留聲機雜誌評論:「絢麗的弓法,令人不禁為其自信感到屏息。」而其演奏的莫札特第3&5號小提琴協奏曲,則被譽為:「表情生動、流暢,充分掌握莫札特多變的技巧。」
"Joshua Bell in his first concerto recording gives formidably powerful performances of both the Bruch and Mendelssohn ... this first concerto issue brings magnificent fiddling to have you gasping at the assurance, strongly and sympathetically supported by Sir Neville and the Academy."Gramophone May 1988
"These are warm performances, richly recorded in Blackheath Concert Hall ... Bell's playing is expressive and admirably fluent, and Mozart's varying technical demands well within his grasp ... the recording balance is pleasingly natural, placing the soloist among the other playersrather than having him separaetly spotlit."Gramophone March 1993
DD-378 (475 6703) 028947567035
企鵝唱片評鑑***
柴可夫斯基、布拉姆斯、舒曼:小提琴協奏曲
維尼亞夫斯基:第2號小提琴協奏曲
阿胥肯納吉&杜南尼指揮克利夫蘭管弦樂團
專輯中,柴可夫斯基及維尼亞夫斯基的作品是由當今最偉大的俄國音樂詮釋者之一阿胥肯納吉所指揮,企鵝唱片評鑑其演出:「飽滿、明亮的錄音,樂團與獨奏者的音量均衡」。此外還收錄罕見的舒曼小提琴協奏曲,企鵝唱片評鑑則寫道:「布拉姆斯小提琴的演奏…錄音飽滿、充滿空間感的錄音,搭配的舒曼作品也很傑出,使其成為最佳的版本之一。」
"It is an outstanding account ... very recommendable if you fancy the unusual coupling of Wieniawski ... full, brilliant recording, with the soloist well balanced."The Penguin Guide to Compact Discs (1994)
"Joshua Bell's commanding performance of the Brahms Violin Concerto is full of flair, demonstrating not only his love of bravura display, but also his ready gift for turning a phrase individually in a way that catches the ear, always sounding spontaneous. Full, atmospheric recording and a no less outstanding coupling put this among the very finest versions."The Penguin Guide to Compact Discs (2002)
DD-379 (475 6706) 028947567066
企鵝唱片評鑑***
法國管弦樂作品
拉羅:西班牙交響曲、聖桑:第三號小提琴協奏曲、序奏與隨想輪旋曲、馬斯奈:泰伊思暝想曲、薩拉沙泰:流浪者之歌、蕭頌:詩曲、拉威爾:吉普賽人、易沙意:奇想曲
杜特華指揮蒙特利爾交響樂團
李頓指揮皇家愛樂管弦樂團
專輯收錄的均為法國作曲家的作品,並由最偉大的法國作品詮釋者之一杜特華擔任指揮。留聲機雜誌評論:「在這張展現小提琴演奏絕技的作品中,貝爾的演奏暢快、風格獨具且卓越…蕭頌的《詩曲》…少有人能及的豐富表現力,李頓的指揮亦很精練…本集為貝爾的錄音作品增添令人興奮的紀錄,而且肯定十分受歡迎。」
"On this new Decca release of virtuoso showpieces, his playing is volatile, stylish and eminently well conceived ... the Chausson Poème ... has seldom been so eloquently presented as here, with Andrew Litton's contribution also highly refined ... this disc is certaibly a thrilling addition to the Bell discography and will have a wide appeal."Gramophone January 1992
DD-380 (475 6709) 028947567097
法國室內樂作品
佛瑞:第1號小提琴奏鳴曲、德布西:小提琴奏鳴曲、法朗克:A大調小提琴奏鳴曲、蕭頌:鋼琴、小提琴與弦樂四重奏協奏曲、拉威爾:鋼琴、小提琴與大提琴三重奏
貝爾,小提琴 提鮑德,鋼琴
依瑟利斯,大提琴 塔卡契四重奏
專輯收錄法國作曲家所作之室內樂,其中法朗克的作品被視為最優異的傑作之一,而小提琴奏鳴曲則是德布西極少碰觸的創作形式,《鋼琴、小提琴與弦樂四重奏協奏曲》則是蕭頌規模最大的室內樂作品,費時三年完成。企鵝唱片評鑑:「貝爾、提鮑德與依瑟利斯的演奏具有高度的敏銳性,而貝爾與依瑟利斯的演奏曲調精練且極具藝術性,喜歡這些作品的人將十分滿意他們的演奏」。
"Joshua Bell, Jean-Yves Thibaudet and Steven Isserlis are second to none in sensitivity, and both Bell and Isserlis play with great tonal finesse and artistry. They are recorded with great clarity and presence, and those wanting this particular couplijg will find much to admire."The Penguin Guide to Compact Discs (1994)
DD-381 (475 6712) 028947567127
企鵝唱片評鑑***
普羅可菲夫:
第1&2號小提琴協奏曲&奏鳴曲、五首「旋律」
蕭士塔高維契:第2號鋼琴三重奏
貝爾,小提琴 慕斯托年,鋼琴 依瑟利斯,大提琴
杜特華 指揮 蒙特利爾交響樂團
專輯主要收錄普羅可菲夫的小提琴作品;儘管普羅可菲夫創作兩首小提琴協奏曲時,現代主義冰冷的音樂風格正盛行,但其作品卻流露著浪漫的抒情性與趣味性。留聲機雜誌評論本輯的演奏:「令人意想不到的純粹音調…而其令人讚嘆的樂句處理方式,讓兩首協奏曲名列最優異的演奏版本之一…貝爾的演奏與由杜特華所指揮的蒙特利爾交響樂團搭配完美。」
"... his exceptionally pure tone ... and his mastery in easily compelling phrasing put his performances of both concertos among the finest yet ... his performances are very well matched by Dutoit and the Montreal orchestra."Gramophone January 1994
DD-382 (475 6715) 028947567158
企鵝唱片評鑑***
最受歡迎小提琴小品
克萊斯勒、維尼亞夫斯基、西貝流士、布拉姆斯、帕格尼尼、布洛克、法雅、薩拉沙泰
山德斯&寇克,鋼琴
專輯收錄最受歡迎、且最足以展現貝爾演奏技巧的小提琴名曲,包括19歲時為Decca錄製的第一張專輯,以及十年後離開Decca前的最後專輯《克萊斯勒經典小品輯》的選曲。企鵝唱片評鑑:「貝爾不讓這些音樂成為微不足道的小品,也不讓它們流於極度感傷的音樂…如此輕盈的《美麗的露絲瑪琳》,如此優雅的《維也納奇想曲》,如此神氣活現的《愛之喜》與《愛之悲》…錄音則全然的真實。」
"As readily shown by the opening Praeludium & Allegro, Joshua Bell refuses to treat this music as trivial, and there is a total absence of schmalz ... what lightness of touch in Schön Rosmarin, what elegance of style in the Caprice viennoise, what panache in the paired Liebesfreud and Liebesleid ... the recording is completely realistic."The Penguin Guide to Comoact Discs 2002
五年前
駐足巴黎半個多日子
就是不著玫瑰線
只聽見裡頭與綠島的牽引線
在低吟
MASS
3:28 下午
節錄.......還原神秘玫瑰線歷史身份。「解碼達文西」節目中記錄「達文西密碼」這本小說對世界各地所引發的驚人影響力,除了參觀羅浮宮的達文西畫作「最後的晚餐」外,每年有兩萬五千名小說迷、遊客湧進聖許畢斯教堂,爭睹地板上的標線,也就是書中所說的神祕玫瑰線。 然而標線上面清楚標示著始於一七四三年,並非丹布朗宣稱的古老遺跡,這個裝置在教堂初建時已設立,是讓神父計算復活節日期的裝置。試圖尋找這條神祕玫瑰線的人最後來到倫敦北方四百哩遠的羅絲林禮拜堂,想親自查看錫安會是否將耶穌和抹大拉的馬利亞血脈的祕密藏在此,許多被小說情節說服的讀者開始捍衛維護這本書,將書的內容當成史實紀錄。
(中央社記者黃慧敏台北五日電)
6:34 下午
玫瑰線(ligne de la Rose)本初子午線(經線零度,通過格林威治)
6:35 下午
玫瑰線
張燕燕
《達·芬奇口令》裏的玫瑰線真是比倫敦格林威治線還早的世界上第一條零度經線嗎?
人們從小說或電影裏挑選資訊作事實而記在心中,那是天性。小說《達·芬奇口令》的超級暢銷,搞得巴黎聖敘爾皮斯教堂擠滿了遊客,人手一冊,尋找玫瑰線和基石。應接不暇的神父索性立起一牌:“找玫瑰線,這條便是;找基石,這裡沒有!”
何謂玫瑰線?玫瑰線的說法源於歐洲海圖,在中世紀的航海地圖上,並沒有經緯線,而是一些從有序分佈的中心內向外輻射的互相交叉的直線方向線或稱羅盤線,希臘神話裏的各路風神被精心描繪在那裏,作為方向的記號。所以在哥倫布探險隊中的西班牙水手,想到方向的時候,並不是羅盤方位上的幾度幾度,而是losvientos,風;葡萄牙水手則稱他們的羅盤盤面為rosedosventor,風的玫瑰。水手們根據太陽的位置估計風向,再與“風玫瑰”對比找出航向。玫瑰線,指引方向。
《達·芬奇口令》裏的玫瑰線真是比倫敦格林威治線還早的世界上第一條零度經線嗎?也是也不是。巴黎子午線的確是比倫敦格林威治天文臺的經線還要早的零度經線,而且直到1911年,法國出版的地圖上經線的基準還是通過巴黎的零度經線,不過它並不是世界上第一條作為經線基準的零度經線。
第一個明確提出了經緯度理論的人是古希臘學者托勒密,最早的本初子午線出現在15世紀出版的托勒密的世界地圖上,定在了當時人們心中的世界起點,現大西洋中非洲西北海岸附近的加那利群島,這也是最早東、西方稱謂的由來。
不像緯線有赤道,所有的經線皆相同,人們可以選擇通過地球上任何一點的經線作為起始線。於是,在過去的許多年裏,每個國家出版的地圖所用經度皆是由自己的起始經線進行推算,而航海家們的航海地圖上又往往是採用某一航線的出發點作為起算點。巴黎零度經線的設立的確比格林威治線要早,不過無論是巴黎線還是格林威治線,這零度經線的劃定都是主觀的劃定。
1569年,墨卡托發明了航海圖沿用至今的投影,不過其繪有經緯網的世界地圖30年後才得以出版,零度經線設在大西洋上的亞速爾群島。當時的亞速爾群島、加那利群島、佛得角群島都是臨接大西洋的主要航路。那時英國所使用的航海圖,零度經線也設在亞速爾群島,1676年改為倫敦,最初定點在聖·保羅大教堂,後定點在格林威治天文臺。在法國,紅衣主教里舍利厄1634年選中了通過加那利群島最西邊的耶魯島的經線作為零度經線,1667年巴黎天文臺建立,零度經線改為巴黎。17世紀的荷蘭地圖上,零度經線是阿姆斯特丹威斯特教堂的南北軸。西班牙以西、葡分界的教皇子午線為零度經線。意大利地圖上使用的零度經線位於羅馬。在中國,清康熙48年,清政府確定了京城中軸線為零度經線。
當精確測定經度成為了航海的關鍵問題後,1675年,英國在倫敦附近建立了格林威治天文臺,並第一個研究出了簡易測定航海中船舶方位的方法。1767年,根據格林威治天文臺提供的數據繪製的英國航海歷出版,這份航海歷上的零度經線就是通過格林威治天文臺的經線。這個時候的英國,已是頭號海上強國。
1850年,美國政府決定在航海圖中採用格林威治子午線取代通過華盛頓的零度經線作為本初子午線。1853年,俄國海軍宣佈不再使用普爾可夫天文臺(今列寧格勒附近)的零度經線編制航海歷,而採用以格林威治為本初子午線的航海歷。到了1883年,可以說除了法國編制的地圖,其餘國家的地圖幾乎都是採用格林威治經線作為了零度經線。
1884年,國際子午線會議在美國華盛頓召開,通過決議把經過格林威治的經線正式確定為零度經線、世界時間計量和經度計量的標準子午線———“本初子午線”。不過法國人並不服氣這個決議,便在自己國家發行的地圖上,仍將本初子午線定在首都巴黎,直到1911年後才改為格林威治線。可見,對於事實,大家並不一定有共識,依賴自己的觀點而定。從古至今,我們更容易接受的是那些提供了一個視角去看待事物的傳奇與故事,很有趣,這也是我們的天性。
《文匯報》2005年6月14日
6:37 下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