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為自小學開始就戴眼鏡,因此也不免好奇眼鏡是何時、何人發明的?根據維基百科的資料如此表示: 符合現代定義的矯正用眼鏡的發明者眾說紛紜。1268年,羅吉爾·培根( Roger Bacon,約1214-1293)最早記錄了用於光學目的的透鏡,然而,與此同時,將裝入框中的放大鏡用於閱讀已經在歐洲出現了。在歐洲,最早的眼鏡出現在13世紀的義大利,由Alessandro di Spina of Florence引入。最早有眼鏡的畫像《Hugh of Provence》是Tommaso da Modena於1352年繪製的。
出自魚屋北溪(Totoya Hokkei, 1780–1850)所畫的「狂歌鯉鱗集」(Kyōka Verse Album on the Scales of the Carp)中的一張畫,顯示在1845年左右,一般的日本百姓已經開始戴眼鏡了。
魚屋北溪是日本江戶時代的男性浮世繪畫師。 1780 年出生於江戶,1850 年 5 月 20 日在東京都逝世。他的「狂歌鯉鱗集」於1845年出版,當時是日本仁孝天皇弘化二年是,也就是清朝宣宗道光二十五年。此書由木刻板印刷,並且套色印製,尺寸為21 × 15.3 cm。
眼鏡第一次傳入日本的確切年份已經不可考了,大約在一五○○年代初期由耶穌會傳教士傳入日本。而自從眼鏡東傳日本之後,眼鏡陸續從西方進口而來,直到江戶時代,日本人才開始自己製作眼鏡。
而眼鏡傳入中國是在15世紀初的事。明代張寧在其著述中 提到他見過的兩副眼鏡,張寧是1454年進士。 與此同時,羅懋登在16世紀末著《三保太監西洋記通俗演義》一書的第五十回寫道:永樂八年(1410年),滿剌加國王朝貢「靉靆十枚」。而「靉靆」就是當時眼鏡的名稱。
「狂歌」(Kyōka)是日本江戶中期以後流行,以滑稽、譏誚、諷刺為主題的「和歌」。日本古來即有此傳統,《萬葉集》的戲笑歌、《古今集》的俳諧歌即是。而「狂歌」一詞也被用在描繪出形形色色當世人物的畫冊中。這些畫冊中每幅畫都隨兼題人物附有狂歌,可以藉此瞭解當時人物風俗。
這封郵件來自 Evernote。Evernote 是您專屬的工作空間,免費下載 Evernote |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